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14 7:29:26
选择字号: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召开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致辞(王棒摄)

11月12日-13日,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在深圳召开。年会以“迎接航天新时代,开创深空新纪元”为主题,以特邀大会报告和专题学术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来自全国60多家从事深空探测及相关研究工作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200余位代表参会。

“嫦娥四号成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先后斩获4项重量级国际大奖;今年7月23日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启了自主深空探测的新起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致辞中表示。

“另外,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风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小行星探测与防御已成为深空探索的一个方向,迫切需要在撞击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把我国整个深空探测事业推向更高的水平,推向更深远的空间,为世界深空探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吴伟仁说。

吴伟仁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探月工程以及火星探测取得的重大进展,并针对我国将开展的小行星、太阳系边际探测等任务进行了展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所长何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中国宇航学会秘书长王一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徐瑞主持开幕式。王一然在致辞中,对深空探测专委会工作进行了肯定并对专业委员会发展提出了期望。

本届学术年会特邀罗琦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平远、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姜生元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空间核动力、月球探测工程、小行星探测、地外天体采样等方面的大会报告。

年会共收到稿件160余篇,并分为“深空探测任务总体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轨道与测控通信技术”、“空间科学与相关技术”四个专题进行了分组学术交流。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前沿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

本届年会由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承办,“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与《深空探测学报》协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