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13 16:55:29
选择字号:
北京临床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举行

 

与会专家合影

11月11日,北京临床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暨北京中西医循证研究与成果转化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针对循证医学在临床研究的重要性,如何提升循证研究能力,如何有效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与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展开了讨论,并就北京各家医院院际之间临床研究共同合作、伦理互认、科技成果资源共享达成了初步共识。此次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商洪才主持。

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副秘书长段瑞春、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北京市卫健委科教处处长宋玫、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处长潘军华和北京市科委外专与人才处处长张振华等领导出席会议。

潘军华首先宣读关于成立北京中西医循证研究与成果转化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倡议书。该联盟将肩负促进北京地区各大医院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重任,通过联合各家医院、整合各方优势,在协作、共享的基础上推进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科研院所之间,医院与企业之间的互通与合作,提升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各项中西医科技成果的实践与临床应用,为建立健全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夯实基础。

随后,段瑞春就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作专题报告。他指出,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策略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要树立创新团队是核心竞争力主体的理念,建议产学研组织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玩转协同创新,必须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新,由知识产权贫穷转为富有,必须对游戏规则由不懂到精通,必须变孤军作战到建立产业联盟,必须从没有实战到有善战能力。

宋玫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医学科技创新全链条支持体系、研究型医院的功能定位、临床研究的政策及相关现状。她表示,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建设总体目标是引领医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服务重大健康需求和医药产业发展,健全首都临床研究平台和支撑保障体系,探索创新临床研究管理体系,建立绩效考核和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创新型研究型医院的改革特区,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张振华就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北京市科技人才政策做了专题报告。她指出,人才是科技强国战略的核心要素,如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是目前面临的瓶颈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吴建新、何梁何利基金(香港)北京代表处处长任晓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科研处处长黄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处副处长韩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科研处处长贾淑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科研处处长陈冬雪、北京朝阳医院科研处处长王京、北京妇产医院科研处处长岳文涛、北京中医医院科研处处长刘宝利、中日友好医院科研处负责人肖诚、东直门医院科技处负责人田贵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科研处副处长张雪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处副处长戚豫、北京儿童医院科研处副处长赵琼姝、北京天坛医院科研处副处长徐贝贝、北京积水潭医院科研处副处长韦祎等17家医院参加了本次会议。

专家表示,临床研究是医学实践进步的根基,规范、科学、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检验、诊断、预防与治疗等临床医学重要环节不断提升的核心要素。而成果转化效率及成熟度低则一直是困扰临床研究实际应用的一个巨大难题。当前亟需建设一个高层次、多元化的中西医循证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合作共享平台。该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共享、专业、标准将成为联盟的关键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