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28 22:29:46
选择字号:
让丝路爱国情怀浸润课堂
上海交大团队助力中国智慧输出

 

提到巴基斯坦,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巴铁兄弟”这样一个称呼。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和中巴经济走廊的不断建设,中巴两国在港口、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方面深度合作,在建设“命运共同体”方面取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然而在工程建设期间,中方企业遇到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智慧输出之路存在着哪些亮点与困难?未来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过程中又将有哪些前景?带着这些问题与思考,上海交通大学以第二届“全球挑战计划”为基础,组织了“丝路致远”实践团队,设立《丝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调研和对策研究》实践项目,于2019年暑期奔赴巴基斯坦,访问中巴政府高层机构,与中方在巴建投企业进行座谈,走进项目现场,采访普通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建设情况展开实地调研。

跨学科跨领域专业团队,强大实力充实经历产出丰富研究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丝路致远”实践团队由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杨健教授带队,徐峰副教授和江俊达老师指导,由校内选拔出的来自12个学院、23个专业的31名本硕博学生共同组成。团队中包含14名博士研究生和10名硕士研究生,跨学科、跨领域的专业构成让这支实践团队拥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广泛的研究视角。除师生成员外,团队还邀请了国内23位专家学者和业界资深人士担任项目顾问,对团队的研究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在实践期间,项目团队以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基建项目为例,走访了巴基斯坦当地的27家政府、企业单位和项目现场,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15家中方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共计42处机构,取得了大量的一手素材。根据相应素材,团队撰写调研报告4份、学术论文5篇、整理访谈纪要10份、采访写稿16篇、田野日记18篇,文字资料总计超过10万字。研究领域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基础,涵盖项目风险预测和控制、国际项目管理、国际投资的可持续性分析、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以及涉外投资项目案例分析等多个方向。在后续工作中,还将报送“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影响、中方企业参与涉外建投的机遇与挑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经验建议等资政建言。

访公路看电站做街采走到实处,多角度全方位记录中国智慧输出真实故事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推进的过程中,部分国外媒体存在断章取义或者主观臆测,往往给中国智慧输出带来“杂音”。为此,实践团决定亲身走到中方企业在巴交通、能源等基建项目现场,和最普通的巴基斯坦民众采访交流,力争用客观的视角搜集和讲述中国企业在建设投资过程中的真实故事,记录下中国智慧输出为当地带来的切实变化。

中国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带来了中国技术,更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理念。由中国华能集团运营的萨希瓦尔燃煤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在能源领域的旗舰项目。电站极大缓解了当地用电紧缺情况,填补了巴基斯坦1/4的电力缺口,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民生发展。在提供中国智慧的同时,华能集团也把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到了当地: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硫氧化物排放量仅为当地标准的1/20,欧盟标准的1/10;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当地标准的1/7,欧盟标准的1/3。超低的排放不仅打消了当地居民对电厂的顾虑,在国际上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良好声誉,也为未来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奠定了理念,立下了标杆。

听故事唱歌曲拍合照点赞中国,不忘初心做好爱国主题教育

实践团学生团长、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15级博士生熊吴越表示,在中国企业和中国智慧走出国门的同时,中国模式和中国文化也逐步为东道国所认可并学习。走出国门回头看,这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模式和中国精神让我们感受到更加强烈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团队成员、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校学联副主席池松恒表示,巴基斯坦之行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所学习的知识将如何在实践中落地,从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同时还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国家建设与个人发展的紧密联系,感受到强大的国家后盾对行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同学们将在学业研究上深耕稳进的同时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把论文写在一线,把研究做到实处,实实在在地将青春融入到祖国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中。

提建议谈合作共育人惠及当地,政产学研四方结合搭建国际人才培养框架

在巴基斯坦调研期间,实践团不仅关注项目的开展情况,还积极与巴基斯坦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交流合作。实践团团长杨健也负责船建学院国际化合作工作,他带着实践团与巴基斯坦科技和教育部门的政府领导、巴基斯坦几所著名大学的管理层等进行会晤,商谈讨论在中巴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实质性合作步伐。

在国际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大土木工程学科将与正在筹建的巴基斯坦应用科学技术学院等高校展开深度合作,为该校培养授课教师和科研人员,同时在硕士、博士生培养方案上提供经验,为他们引进交大的课程和培养体系,为当地培养国际化人才。在交大就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学成后也将回到巴基斯坦,助力巴基斯坦科研体系建设。上海交大还将发挥上海科创中心优势,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中国培训中心,与巴基斯坦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国际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据悉,今年是上海交大“丝路致远”团队开展调研实践的第一年。项目预计将持续性运行,每年拜访一个丝路国家,在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资政建言等方面继续深耕稳进,产出更多实践成果,努力讲好丝路发展故事,持续助力中国智慧输出。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