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3/28 13:42:34
选择字号:
樊胜根:农业科研投入应加倍

 

农业对外开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手段,但农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又易引发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如何理解农业对外开放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农业产业链中的角色?科技研发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又有何重要意义?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上,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就农业对外开放与粮食安全话题发表演讲。

“开放贸易对粮食安全是有好处的。过去四五十年,农业和非农业产品贸易在确保食物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樊胜根表示。

不过,中国已经从一个粮食出口国变成粮食进口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意味着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变差了吗?

樊胜根指出,“其实正相反,通过国际贸易,中国改善了自身的粮食安全。现在,我们有渠道获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农产品,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随着食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消费者就会有更多选择。”

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生产量和消费量都是巨大的。中国对谷物的进口量增加,能够直接影响到世界谷物的价格。同时中国还是蔬菜消费大国,蔬菜消费总量高达全球4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的粮食安全就是世界的粮食安全,而世界粮食安全就是中国粮食安全,这二者是紧密关联的。”

樊胜根说,中国农业要增产的话,不仅仅是粮食增产,水果、蔬菜、肉类、奶类都有很大发展潜力。中国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生产率和竞争力。而农业研究和投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他解释道,中国的农业研究经费GDP占比仅0.6%。对发达地区如美国、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来说,这一比例高于2%,而以色列、韩国、日本等国甚至超过3%。这意味着中国在农业研究的投入还需要加倍。樊胜根认为,投资不应局限于主粮研究,也必须投资于奶制品、蔬菜、水果、豆类等研究;不仅仅是传统种养殖,也必须包括基于最新科学技术的现代农业。

此外,樊胜根补充道,中国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他们的生产率,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协作、技术转让等。如果非洲、南亚等国的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话,中国也可以增加进口,实现进口多样化,降低与分散风险。

“在全球治理中,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参与到全球治理结构中。通过开放贸易、科研投入、改革、国际治理等,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中国将更有效、更好地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实现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至关重要。”他说道。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