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春生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发布时间:2019/3/15 16:45:26
选择字号:
南繁路上的追梦人——
山西农科院科研人员海南育种侧记

郑向阳在海南玉米试验田
平俊爱在海南高粱育种试验田
科研人员开展谷子杂交种选肓
高粱南繁育种团队
3月的海南岛,烈日炎炎,山西省农科院南繁育种基地的科研人员,仍在这里辛勤劳作。他们经过半年时间的农作物加代、杂交、鉴定等科研试验,即将带着刚收获的种子返回北方再播种。
海南岛,具有全国绝无仅有的光温资源优势。据了解,为缩短农作物种子育种周期,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农科院累计有3500余人次的科研人员,像“候鸟”般不辞劳苦地往返于南繁路上,开展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蔬菜等近20种农作物的繁育试验。
“南繁育种极大地加速了我们的作物品种选育进程和更新换代,为山西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山西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斌告诉记者,仅“十二五”期间,该院通过省级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就有246个,占全省审定品种数量的48.7%,其中,60%以上品种都经过了南繁加代和亲本快速繁殖。
该院新建的南繁育种基地,位于海南三亚市乐东县的一个偏僻山村。记者曾经到过这里采访,亲眼目睹了身着白色工作衣的科研人员,冒着炎热酷暑在田间汗流浃背地工作情景。
“在南繁基地,从研究员、博士到刚上班的大学生,不管是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防治等农活都要亲自动手干。”山西省农科院宣传部部长陈斌曾负责过该院南繁基地管理工作,他深有感触地说,海南岛的地理纬度较低,阳光强烈,阳光越烈的时候对农作物授粉越有利,所以,育种人员不仅要忍受蚊虫叮咬,同时要承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授粉期也最怕阴雨天,到了授粉繁忙季节,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饭都顾不上吃,甚至带着干粮下地。
郑向阳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玉米专家,他连续16年参加海南育种,他爱人李会霞是一位谷子育种专家,他们夫妻有6个春节是一同在海南基地度过的。今年,郑向阳不仅管理着整个基地的200多亩试验田,而且还要完成自己的玉米科研试验。“只要能培育出农民认可的优良品种,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郑向阳总是这样说。近几年,他主攻玉米的矮秆、低穗位、抗倒、易脱粒新品种选育,取得了可喜成果,先后选育出一批玉米新品种,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分子育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平俊爱,先后已有8年参加南繁育种,今年的春节、元宵节都在试验田度过。她担任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粳型晚熟酒用高粱育种”岗位专家,也是“酿造专用高粱育种与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带头人。通过南繁育种,她与团队成员共同育成的新型A3细胞质饲草高粱“晋草1号”等系列品种,攻克了我国种草养畜、快速发展畜牧业的重大难题;育成了株高矮、抗倒伏、耐密植、适宜机械化栽培的“晋杂34号”高粱新品种,填补了我国高粱中晚熟机械化品种的空白。她们培育的品种在全国20余个省区累计推广1000余万亩,创社会效益8亿元左右。
平俊爱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丰硕成果,她先后获得多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和农村承包奖,其中有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今年春节,当有人问她想不想家,平俊爱这样说:“春节期间是高粱授粉关键时期,如果错过去,这一茬育种实验就白费了,今年虽然没有回家过年,但为完成科研任务,实现育种梦想,没有怨言。”
这些农业科技人员,长期工作在天涯海角,不仅是一群追赶太阳的人,更是一群锲而不舍地追求育种梦想的人。“育种工作是一项在坚持和放弃中反复选择,在期望和失望中不断变换前行的工作,需要不停地重复,不仅有着春种秋收,还有着冬种春收,从基础材料的组建、选系、组配、鉴定、试验……一个程序下来十几年就过去了。”山西省农科院玉米育种专家王建军这样认为:无论是在研究所,还是海南基地,在漫长的科研过程中,要耐得住枯燥寂寞,经得起风吹雨打,扛得住心理压力。
“一代又一代的南繁农科人,就是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磨炼出了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李斌说,他们在积极培育科研人员“对党忠诚、报国为民、务实奉献、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南繁科研精神,鼓励科研人员把优秀论文谱写在广袤的大地上,把研究成果收获在希望的田野里。(记者程春生报道)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