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温才妃 王之康 袁一雪 韩天琪 许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3/13 10:46:09
选择字号:
师生关系如何保温

李言荣


熊思东


钱锋


王训练


王立峰


王学斌

 

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一幅崭新蓝图。

作为我国首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定位于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然而,这并未影响它对特定领域乃至于个体的关注。比如在一流人才培养这一具体领域,该战略就做出了详细规划。

然而,任何规划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努力。在一流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推进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必须保持良好且有温度的关系。那么,在校园中,我们的师生关系“温度”如何呢?在新思想、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这份关系是否还一如从前?

对此,每天身处校园的高教界代表委员有话要说。

采访对象

李言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熊思东: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

钱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王训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

王立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王学斌: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大学教授

问题一 与您求学或工作初期相比,如今的高等教育整体环境无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各种高技术的涌入,使教育变得更加便捷与“网络化”。您认为这种教育整体环境的改变,是否对当前的师生关系也带来了一些影响?

李言荣: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老师,如果在你启蒙的时候就遇到一位好老师,那会是一辈子的幸运,因为他会帮助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影响你的一生。

实际上,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老师、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并不比西方国家少,但有一个非常大的差距,就是欧美国家的高校老师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经常主动询问学生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听懂没有。他们不只是口头上说“May I help you”,只要学生有问题找到他们,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提供帮助。

说实话,现在我们很多老师都是给学生上完课后就走人,尤其是有新校区的高校,老师要匆匆忙忙地在不同校区之间奔波,跟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少。而且,现在往往是上基础课的新生在新校区,而此时的学生是最需要关爱、指导的,也是问问题最多的,但老师与他们交流得太少了,辅导员也不一定都住到学生宿舍里。

所以我觉得,与我40年前上大学时相比,如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确实不如以前那么紧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要少很多。当时,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少,老师的工作也很专注,分心的事少。另一方面,也没有新校区,老师就住在学校,大家上完课就围着老师提问,久久不愿离开,互动既自然又亲密。

王学斌:我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大学,那时的师生之间关系比较和谐、温馨。老师愿意接近学生,学生愿意向老师请教。本科期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似乎没有隔代感。我的研究生导师李东风与研究生之间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即便是毕业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到母校,我依然对老师们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当然,这可能与当时学生少,师生接触多,以及学生群体素质相对较高有关。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发现师生关系比原来疏远了。也许是因为如今处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再依靠面对面的沟通,导致师生之间交流变少。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一些师生关系受商业社会的影响,导致其关系不再单纯,而可能掺杂功利性、目的性与利己性。

问题二 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有所不同的,但无论是传统文化中的“师徒如父子”,还是如今倡导的“师生平等”,其核心都是倡导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建立一种符合彼此定位的健康关系,您觉得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师生之间健康、有温度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熊思东: 以研究生为例。过去的师生关系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徒制的师生关系,有从属的特点,这并不可取。如果这句话还有可取之处,那就是为师的责任,要像父母般承担起对孩子教育、成长的责任。

师生关系还有一种理解—— 一条战壕的战友。即学术共同体的共同组成部分,大家共同维护学术共同体。师生关系有阶段性引领,在某个领域教师暂时超过学生;也有共同成长,如共同攻克难题,教师伴随着学生成长而成长。明确了这两点,就为处理新时代师生关系奠定了基本准绳,而不是动辄老死不相往来,或“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般要求学生从属于教师。

王学斌:我觉得,一份有温度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相互欣赏和为对方着想的关系。教师不是“老板”,学生不是“打工仔”“打工妹”,两者不是雇佣关系。其实,我理解的教师角色应该与父母、兄长的角色类似,既能在生活上帮助学生,又能起到思想引领和知识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应保持适度的威严,明确师生间的距离,不能越界;而且,学生对老师应保持尊敬的态度,虚心向老师请教。

钱锋:当前,我国高校中师生关系的主流其实就是一种健康、有温度的师生关系。

从我的经历来看,当前的师生关系首先是和谐、健康的。这体现在高校都是将教书育人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并将其放在了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学生也本着到校园中学习知识的初衷,对自己的教师普遍十分尊重。更重要的是,教师也都能做到真心关爱学生,甚至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来培养、教育,除了教授其相关的知识外,更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教授其怎样做人。

这样的教育关系,就是我心目中比较理想化的师生关系。

问题三 不可否认,当前高校的师生关系中,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杂音。某些因师生关系处理不当所导致的偶发事件,也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我们不能盲目夸大其严重性,但也应该正视其存在,并努力加以避免。对此,您怎么看?

熊思东: 目前,师生关系存在三个杂音。第一,严重违反师德,如性侵、骚扰、体罚学生。第二,把学生当作简单的劳动力,导师以“老板”自居。第三,不管不顾学生的存在,丧失教师的基本职责。

其原因有三方面: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上还有缺口,这也是近几年来将违背师德、师风作为红线、一票否决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执行相关制度上,高校一手硬、一手软。所谓硬,表现在对教学、科研的政策制定上,如非升即走。所谓软,表现在处理过程中偏软,特别是在违反师德、师风现象的处理过程中,将其与学校荣誉、声誉联系在一起,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内部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三,对于新情况研究不够,应对措施不合理。虽然性骚扰过去也存在,但不像现在这么多。出现新情况高校研究不彻底,相应地表现措施制定的不及时、不合理。

王立峰:我认为近些年曝出的师生关系事件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所有的师生关系都出了问题。现在自媒体和媒体的传播力度比之前强了很多,所以极个别事件也会引起较高社会关注度。但据我了解,这些极端的案例还是极少数的。

对于“老板”这个称呼,实际上并不一定像社会公众想象的称呼一声“老板”就意味着师生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其中有一点调侃的意味。这个称呼的一个背景是,国外导师培养学生需要出很大一笔钱、导师可以决定学生的去留等。近些年,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老板”这一略带调侃的称呼就从国外传到了国内。但我认为不管是国内导师还是国外导师,其带学生的初衷都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钱锋: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区分何谓主流,何谓杂音。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18年,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已经达到了3700万人,全世界第一。近10年来,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也增加2倍多。在如此庞大的师生群体基数面前,偶尔出现某位老师处理不好与学生的关系,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在此,我想强调的是,公众和社会媒体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能因为这份关注,就对于某些师生关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过分解读。尤其是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这些行为很容易被放大,并给社会公众带来某些误导。老实说,某些炒作此类话题的媒体,如果被问及究竟知道多少起类似事件,相信它们也很难举出更多的实例。然而,他们的这些言论却很有可能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相信我们的高校主流是很好的,并对此保持一种宽容、平和的态度。

王训练:在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中,正常的关心和交流是必要的。但师生相处过程中,一些底线还是要守住,要注意回避一些敏感的时间和场所,避免一些容易引起误会的行为。事实上,有些底线不论是不是师生间的交往,都应该遵守。

当前存在的一些师生关系问题,据我所知是极少数,绝不是普遍现象。这些极少数现象影响极为恶劣,有时还可能会在尚未明确事情真相时被媒体舆论夸大或扭曲,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但整体来讲,大多数高校内,师生相处的氛围是很好的。

问题四 在当前的环境下,如果想让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您觉得高校和社会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李言荣:我觉得,要想让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有温度,老师和学生一定要面对面、点对点,多互动、多交流。

一是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跟学生互动起来,比如四川大学改造了教室,作“探究式—小班化”教学,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更加熟悉。二是课外,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老师要增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把更多精力花在学生身上。接触得多,自然就会促进师生间的亲密关系,学生也自然会更加尊敬老师。

现在很多老师不愿意花精力与学生交流,那是不对的。其实,要求师生之间多交流,并不是要求所有教授一定要给学生上多长时间的课,而是他们要尽量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在一起,尤其是本科生。

另外,一些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即使因为年纪大或者其他原因,给学生上课少,也一定要与学生有定期互动,比如每周可以有2~3小时的office hours 开放时间给学生作专业指导、人生指导等。

可以说,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

王训练:从高校层面来讲,学校要对教师设立基本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教师传道授业,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言传身教,其自身首先就要守规矩、守住底线。

在约束教师行为的同时,学校更要成为教师坚强的后盾,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让教师能够大胆负责。这对于中国人才的培养、科研潜力的提高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如果教师不能够受到尊重,就很难推动教育进步、培养优秀人才。

此外,应该建立起良好的退出机制,给予学生退出学位竞争的选择。让学生正确面对无法取得学位的事实,不应以拿不到学位为耻。在学位学历的观念上,我们的社会还需更加开放、更加多样化、更加宽容、更加理性对待。拿学位是人生一个阶段任务。拿不到学位不意味着永远拿不到学位,拿不到这一个专业的学位不意味着拿不到其它专业的学位,做不了科学家不意味着做不了总工程师。在国外,学生完不成学业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王学斌:我认为应该从四个层面作出改变。

首先是社会层面。全社会应该推行“尊师重教”的理念,倡导全社会关注教育、关爱教师、关心学生。关爱教师的同时,不仅应关心其教育活动,还应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状况和生存状态;而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关心他们的思想心灵、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媒体不应过于渲染个别低素质教师的言行,尤其不能在报道这类事件时以偏概全,令整个教师群体蒙羞。

其次是学校层面。学校应该大力宣扬正面典型,树立师德师风典型;在学生教育全过程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道尊严”,维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把师德评估作为学校聘任教师的专项指标,对骚扰学生的教师中的败类给予严厉惩处或开除,维护学生利益;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和通道,如文体活动、教学与学习研讨、师生交心制等,增加师生联络的机会。

第三是教师层面。教师自身应严守道德底线,时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规范自己,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时刻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着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关心爱护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第四是学生层面。学生要学会感恩,尊敬师长;定期或不定期接受社会道德、心理健康等咨询,学习与教师相处的基本礼仪。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陈彬、温才妃、王之康、袁一雪、韩天琪,见习记者许悦采访整理

郭刚制版

《中国科学报》 (2019-03-13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