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与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交流。
■本报记者 王方
统筹兼顾做好机构改革和提案办理工作,实现互促共进。
知识产权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每年两会都有多位政协委员就此递交提案。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和人大政协履职的起步之年,各方面对提案办理工作的关注更多、期望更高。
一年过去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交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的提案进展如何?《中国科学报》了解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提升办理质量、加强沟通协商、突出办理重点、增强办理实效等方面下功夫,扎实做好办理工作,积极吸纳提案意见建议,促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兼顾 加强沟通
“办理提案工作,提高政治站位非常重要。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统筹兼顾做好机构改革和提案办理工作,实现互促共进。”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的提案涉及领域有所拓展,既有促进专利质量提升的建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吁、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建言、加强知识产权宣传的倡议,也有涉及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提案。
对每一件提案,无论是主办还是分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承办部门均与委员以多种方式沟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同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既拉近与委员的距离,增加了认同感,又进一步宣传知识产权政策,扩大相关工作的影响。
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充分利用全国政协走访、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机会,积极回应并解答委员关注的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加强民营企业以及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政策引导提高专利质量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委员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理解。
2018年12月6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支树平率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走访调研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交流现场,委员和提案者代表的提问得到坦诚回答,大家在不少问题上形成共识。支树平表示,这次走访是“通过民主协商凝聚共识的生动体现”。
围绕知识产权的难点热点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朱晓进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提案》作为内部重点提案,联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邀请承办部门、专家学者和全国政协提案办有关同志,先后赴贵州、重庆两地开展专题调研,听取相关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互联网企业的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形成调研报告,对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与委员做好沟通外,上述负责人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扩大公开力度,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充分运用各类信息渠道向社会公开建议办理情况和复文内容。
注重实效 推动落实
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分析提案,找准关键、精准办理:对多年反复提出的难点,深入调研,积极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则坚持实事求是,做好解释说明,争取理解支持。全年牵头办理67件建议提案,其中部门确定的内部重点建议提案1件,协办会办45件,全部按时办结,受到委员和社会公众的认可。
与此同时,把发挥提案实效作为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借鉴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提出的希望以及观点建议,吸收采纳到相关工作中,与部门工作计划对接,切实提高办理实效。据介绍,2018年该局承办的提案中被完全采纳或基本采纳的占79.3%。
“代表委员们围绕党和国家工作总体部署以及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反映情况真实全面,问题分析深入透彻,意见建议具体务实,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有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委员提出的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罚力度的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推进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进程,建议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侵权赔偿标准,将法定赔偿额从原来的1万元到100万元,提高为10万元到500万元。目前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针对加强新领域新业态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修改《专利审查指南》,对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技术方案给予专利保护,同时启动了相关立法研究。
针对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制定出台《“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通过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加大侵权打击力度,开展了电子商务领域执法维权专项行动。
针对委员关于降低专利费用的建议,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持续加大减费力度。自2018年8月1日起,落实新一轮降费政策,全年减免专利收费58.6亿元,进一步减轻企业等创新主体负担。
2019年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重组之后的开局之年。据介绍,下一步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广大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多办精品、办出特色,保质保量完成新的提案办理任务。
《中国科学报》 (2019-03-05 第8版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