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7 13:02:09
选择字号:
我国月球科研站等多个任务向国际开放

 

11月26日,第十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在京举行。在出席合作周航空航天分论坛时,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高工杨瑞洪介绍,在2020年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任务后,我国将开展火星任务、月球极区探测、月球科研站和月球基地建设、小行星探测等多个空间任务,这些任务都将向国际开放,为国际同行提供载荷搭载机会。

杨瑞洪介绍,预计2020年前我国将实施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月球自动采样返回,开展月球样品综合分析研究。届时,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任务将全部完成。

嫦娥六号作为嫦娥五号任务的备份,将根据嫦娥五号实施情况确定任务的发射时间、着陆地点,并最终实现月球样品自动采样返回。嫦娥六号轨道器和着陆器将分别提供10公斤质量用于搭载国际载荷。

为实现月球科学深化研究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下一步我国将建设可长期运行的月面设施,设想在当前的技术基础上,通过两步走,先建设实验性的科研站,后建设实用性的月球基地。

“月球科研站主要开展长期研究、规模利用,实现资源详查,掌握科研站建设和资源应用基本能力;月球基地主要开展月球资源应用开发,长期研究、规模利用,形成月球长期科研和资源应用能力。”杨瑞洪介绍。

据悉,月球科研站任务期为2025年-2035年,其目标是建立能源长期供给站,成为自主运行的月面基础设施,开展以机器人为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月球科研站由若干功能区组成,每个功能区包含多个功能模块,可维护、可扩展,可长期自主运行,并开展月球环境与资源探测、月基对地对天观测、月球原位资源利用等。

月球基地任务期为2035年-2050年,将建立包括实验室、工厂等在内,短期有人参与、长期自主运行的月球基地,开展月球科学深化研究,开发利用月球资源。月球基地将成为研究地月系统演化等科学问题的实验室,开发与利用月球资源的平台,支持航天员短期造访的设施。

我国还规划了2-3次的月球极区探测任务,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其中,嫦娥七号将在月球南极开展一次综合探测,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探测。嫦娥八号除了继续开展科学探测试验外,还将进行一些关键技术验证。

杨瑞洪表示,月球科研站等将打造成国际化合作平台,在运营管理上,将形成具有多国、多模块协同工作和综合管理能力。

此外,我国的小行星探测任务也在论证中。杨瑞洪介绍,拟采用一次发射实现一颗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和一颗主带彗星绕飞探测。该任务将向国际征集8个科学载荷,总质量不超过66.3公斤。

在火星探测方面,我国首次火星任务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实施火星表面重点区域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精细调查。目前火星着陆已初选了两个区域。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董晓龙也介绍了我国空间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据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空间科学研究计划包括爱因斯坦探针工程(EP)、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工程(ASO-S)、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工程(SMILE)、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

“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也是开放的,欢迎国际合作同行加入。”董晓龙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