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1 21:40:07
选择字号:
《大气十条》实施效果量化评估研究出炉
保卫蓝天初战告捷
5年PM2.5全国下降32% 但未来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11月18日,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团队牵头,国内十余家单位参与,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指出,我国2013年至2017年间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从每立方米61.8微克下降到42.0微克,下降了32%。

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各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的一项研究。“无论是地面观测数据,还是卫星遥感观测数据,都证实《大气十条》的目标全面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说。

尽管如此,郝吉明与多位研究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这仅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走出的第一步,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下一步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增长,化石燃料消费量激增,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极其严重,其成因之复杂、治理之困难,在世界上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院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他认为,这项研究有助于全面总结第一阶段治理的经验教训,指导下一阶段工作,推动我国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超额”完成任务

为了应对严重空气污染,保护公众健康,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大气十条》。这一“史上最严格”的清洁空气政策提出10条35项重点任务措施,并指出到2017年要达成三个目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为全面评估《大气十条》的落实成效,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相关实施效果终期评估工作,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其中,郝吉明院士领衔的团队评估了2013~2017年间中国PM2.5污染改善的主要驱动因素,并逐一定量了《大气十条》中各项政策的贡献。

新研究发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2013~2017年间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下降32%。研究同时指出,减排是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而年际间气象条件变化影响较小。两者对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下降的贡献分别为91%和9%。

研究同时指出,与2013年相比,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39.6%、34.3%和27.7%,“超额”完成《大气十条》目标任务。“特别是北京市2017年PM2.5年均浓度从每方米89.5微克降到58微克,实现了国内外普遍认为难以完成的目标。”论文通讯作者郝吉明对本报记者说。

此外,通过《大气十条》主要政策实施,全国范围内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4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800万吨,一次PM2.5排放350万吨。研究特别指出,工业行业提标改造、燃煤锅炉整治、落后产能淘汰以及民用燃料清洁化是对空气质量改善最为有效的四项政策,合计避免了37万人过早死亡。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显著减少。这些变化得到可靠且科学的数据的证实,确实说明它的各项政策方向正确,执行有力,效果显著。”陶澍说。

他同时表示,尽管第一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必须认识到“蓝天保卫战”是一场较长期的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控制措施,确保我国空气质量的全面改善。

 

形势依然严峻

事实上,在总结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的同时,研究者并未回避现存的问题。他们在文中指出:“2017年全国338个城市中尚有64 %的城市PM2.5年均浓度不达标,我国PM2.5污染防控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PM2.5超标城市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地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长三角北部地区、成渝地区以及新疆乌昌地区比较集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告诉本报记者。他表示,尽管造成每个城市污染超标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偏煤炭的能源结构、偏重化工的产业结构、偏公路的运输结构,以及扩散条件不利、大气容量偏低,是造成PM2.5污染严重的共性原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空气污染依然严重,且人口占全球1/5,所以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影响依然很大。”张强说,为打赢蓝天保卫战,PM2.5仍需大幅度下降。

然而,下一步的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张强表示,一方面,目前空气污染治理进入爬坡过坎阶段,末端治理的红利逐渐收窄,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另一方面,全国大气臭氧污染增速加快,诸多城市群空气质量管理进入PM2.5和臭氧协同防治的深水区。

“PM2.5主要是进入血液后对人体产生影响,而臭氧是具有极强氧化性的气体,进入呼吸道就会造成伤害。”论文作者、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告诉本报记者。光照变强和温度变高都会让臭氧浓度升高,所以要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协同减排。

该论文另一位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PM2.5和臭氧污染是彼此关联的大气二次污染问题,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同时是PM2.5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

对此,贺克斌建议,应进一步实施更加严格的非电工业行业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尽快启动国家柴油机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国家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工程,降低PM2.5和臭氧的前体物排放量,协同治理PM2.5和臭氧污染。

 

抓住低碳经济源头

尽管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清洁空气行动,但郝吉明坦言,当前主要污染物和相关行业的污染防治仍存在薄弱环节。如非电工业行业综合治理、机动车尤其是柴油机排放管控、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以及农业氨排放控制仍为突出问题。

“《大气十条》的实施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郝吉明说。总体上,能源、产业和交通结构调整的大气污染物削减潜力还有待大力释放,并逐步成为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为此,亟需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逐步从污染控制向绿色发展模式的探索转变。

“从发达国家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保留大量散烧煤的情况下实现空气质量根本性改善的。”张强建议,未来应当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下大力气推进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降低高耗能产业在经济中比重,促进经济低碳化,从源头上实现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

对于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该论文作者、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建议,各个城市首先应“因地制宜”,掌握自己的特点和污染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政策和方针。同时,考虑到城市污染源如车辆、扬尘、餐馆等因素的复杂性,需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此外,他强调应针对不同阶段的治理特点,强化科技支撑力度。

正是基于《大气十条》的治理基础,我国又提出了“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从2018年到2020年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据了解,目前“战役”成效初显。如2018年,北京市重污染天气已下降至15天,PM2.5降低至52微克/立方米。“大家可以看到蓝天越来越多。但越往后治理难度越大,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刘保献说。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190795611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