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亚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8/8/18 8:43:36
选择字号:
中国月球车身怀绝技 携十八般“武器”到处探测

 

“它虽然个头小,但是据说本领特别强,会玩超高空软着陆绝技,能在月亮上自由漫步,能聪明地绕过石头前进,还携带十八般‘武器’到处探测……”小航天迷姚悦礼满脸兴奋地对本报记者说。对于这个11岁的孩子而言,能有机会和“探月科普营”的小伙伴们一起走进8月15日嫦娥四号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还能和嫦娥四号月球车亲密接触,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玉兔”姊妹10月“成名”

嫦娥三号月球车是嫦娥四号月球车的“小姊妹”,前者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叫“玉兔”,后者的昵称该叫什么呢?这无疑是从现场的小航天迷到场外很多人在冥思苦想的问题。不过,想应征,给嫦娥四号月球车起名,必须注意征名仪式上公布的时间和程序。据介绍,从8月15日征名活动启动之日起,参与者就可提交自己心仪的名称。到9月上旬,从提交的名称中遴选前十强;接下来通过网络票选,评出前三名,在通过终评加权,确定三甲。10月上旬,按照程序报批后,公布征名结果。

如果应征成功,成为嫦娥四号月球车命名者当然是一种莫大荣耀,但是难度显然很高,从公布的征名活动要求就可见一斑,除了提交的名称要“符合国家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之外,还要具有时代性、延伸性和较好的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还要符合中国探月工程理念和工程特点,文字简练,便于记忆,易于传播。由此不难发现,深谙传统文化,具有高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和通晓探月知识信息等是在征名活动中胜出的必要条件。

温控防护大升级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是征名仪式现场引人瞩目的明星,这是其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单纯从外观来看,嫦娥四号月球车与姊妹嫦娥三号月球车“玉兔”颇为类似。对此,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在现场做了说明。

刘继忠介绍,一方面,嫦娥四号月球车基本保持了“玉兔”的相关特点;另一方面,针对月球背面复杂的地形条件、中继通信新的需求和科学目标的实际需要等因素,它被做了适应性更改,其有效载荷配置也进行了适当调整。

在温度控制防护方面,为了保证所有设备在月夜零下180摄氏度的环境中不被冻坏,专门配置了同位素热源为仪器设备供热。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更好迎战昼夜极热极冷的月面环境,是嫦娥四号月球车升级提高的重要方面之一,这样做实际上也是吸取了“玉兔”当年的教训。2014年2月10日,由于巨大温差的影响,“玉兔”据信出现线路异常,在月夜休眠后遭遇唤醒难题,之后虽然“苏醒”,但是“带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月面的表现。除了温度控制防护之外,嫦娥四号月球车还针对线路方面,进行了设计改进和试验验证,切实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在科学载荷方面,嫦娥四号月球车延续了“玉兔”当年探月国产“三大件”,即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和测月雷达。除此之外,嫦娥四号月球车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这将是人类探月史上首次在月表开展这项探测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载重量方面,嫦娥四号月球车总重量约140公斤,是到目前为止全球最轻的月球车。

12月静待飞天吉日

今年5月21日,“鹊桥”中继卫星成功发射,目前正工作在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它正如其名,像一座桥梁,既能“看到”地球,也能“看到”月球背面,可以提供地月中继测控和数传服务。

按照计划,嫦娥四号任务将于今年12月实施,届时,它将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在“鹊桥”支持下,进行月面巡视勘察。

人类虽然多次登月,但没有达到过月球的背面,甚至人类的探测器也不曾在那里降落过,只是绕月飞行的时候,对月球背面进行过远距离扫描、拍摄和观察,获得的信息相对较少。这使得人们对嫦娥四号即将进行的月球背面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充满了期待。

同时,这也给嫦娥四号任务的实施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吴伟仁所说的那样,由于目前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环境和月表情况了解较少,着陆器需要具备很高的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来自主寻找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进行着陆。

对嫦娥四号的巡视器也就是月球车来说,也是一样,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困难探索前进,并取得勘察成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嫦娥四号任务的实施将成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新的起点,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国斌对该任务顺利实施充满信心的同时,进行了更远的展望。

于国斌透露说,根据计划,2019年将实施嫦娥五号任务,其核心任务是月面采样返回,具体来说,就是在月球表面采集约两公斤重的月面土壤等样品,并将其带回地球。要完成该任务,就意味着必须突破月面起飞的上升器技术和进入月球轨道后的轨道器交会对接技术,它们也是实现中国载人探月梦想的保障和前提。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