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操秀英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8/7/31 17:26:34
选择字号:
社交媒体炒旧闻:《科学》子刊称中药致癌
专家认为该文并未提供马兜铃酸致肝癌直接证据

 

近日,一篇题为《Science子刊:鱼腥草等中药含强致癌成分,国外早被禁,中国人还在吃》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

再往下看,原来主角不是鱼腥草,而是此前已经“火”过一阵的马兜铃酸。这篇文章称,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上的论文主要内容是分析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对肝癌的影响,论证很多被广泛使用的中药含有马兜铃酸,具有不可逆的、永久的致癌性。

但细读却发现,这一吸引人眼球的新闻其实是2017年10月份的“旧闻”。

与每个人健康密切相关的话题无论何时都是“新闻”。

“人们最早注意到马兜铃酸是因为它对肾脏的危害。”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叶祖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各国报道了马兜铃酸的危害并采取相应行动后,我国药品监管机构也采取了系列措施。

有媒体报道,2001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下,中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做了含马兜铃酸中药(关木通、广防己和龙胆泻肝丸)的安全评价研究。结论是,所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均应禁用或限用,并积极寻找代用品。

“2005年新修订的《国家药典》禁用了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这3种被认为含马兜铃酸较高的药物。”叶祖光说,其余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则被列为处方药管理,严格控制含量,“同时,使用量最大的马兜铃科植物细辛被规定为只能使用地下部分,因为检测发现地下部分几乎不含有马兜铃酸”。

在这一背景下,叶祖光认为,被使用的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数量大为减少,“从逻辑上来看,这个时候再推断中国肝癌高发是马兜铃酸引起的是说不通的”。

事实上,马兜铃酸毒性强是不争的事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所有马兜铃酸类物质,包括马兜铃酸、含有马兜铃酸的化合物及植物,均列为Ⅰ类致癌物。

2013年,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黄伟通过对几十例与马兜铃酸有关的上尿路上皮细胞癌病例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马兜铃酸导致的突变数量很多,且突变情况特殊,某个特定基因序列的A∶T到T∶A突变很多,后经实验验证,也观察到大量A到T的突变,于是认为这是一个“指纹特征”,即马兜铃酸“指纹”。

基于这一研究,其2017年的论文进一步分析认为,台湾和亚洲地区的肝癌与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广泛相关。

“实际上这篇文章并没有提供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更没有中药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香美教授撰文指出,研究者只是通过外显子测序,发现接触过马兜铃酸中药的患者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频度的基因突变,推测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马兜铃酸有关。而且,基因突变不等于癌,“含马兜铃酸中药—马兜铃酸—基因突变—肝癌”的内在联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上述论文发布后,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也撰文驳斥,认为除了马兜铃酸,其他的致癌物也会造成A∶T→T∶A突变。证据是,1994年英国权威杂志《癌变》曾发一论文,研究者发现,氯乙烯可以引起类似基因突变,并可引起肝血管瘤乃至肝癌。

黄伟本人也对媒体表示,这些突变更准确地说只是致癌风险因素,不同程度的马兜铃酸暴露怎样增加肝癌风险尚需进一步研究。

“这些突变是否确实是马兜铃酸引起的,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国内科学家也正在做相关研究。”叶祖光介绍说,“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十三五”期间增加了一个应急项目,专门研究马兜铃酸和肝癌之间的相关性。

(科技日报北京7月30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