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各类企业都要把创新牢牢抓住,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
——《在浙江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5月25日~27日),《人民日报》2015年5月28日
学习札记
从世界范围来看,造福社会的新产品、新服务,很多都是企业直接创新开发的技术成果,其原因在于:一是企业研究新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产品、供给市场;二是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可以提高科研效率、管理效率。所以,一些面向应用的科研项目都可集中到企业里去做。
“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只有让研发经费花到点子上,让企业的技术成果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驱动创新发展。目前,我国不少企业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行业内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国家重大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企业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强化企业参与力度。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正因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所以人才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推动人才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让人才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邓中翰
邓中翰,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融会贯通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动力之源。企业在创新中的作为,决定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全局。唯有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才能推进技术领先、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发展超越,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当下及未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坚持做大做强和实现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同样取决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
创新来自多个层次:营运创新、产品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或机构,它们要借助外脑,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提高科研资源的利用率,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一个区域内科研院所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其高科技企业的数量。与此同时,政府需要通过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支持设立新型研发公司、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等手段,让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本报记者王晨绯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6-2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