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静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6/19 11:05:10
选择字号:
中科院风云二号有效载荷团队 风云儿女的点睛路

 

■本报见习记者 何静 记者 黄辛

6月10日上午9时50分,被誉为“风云之眼”的我国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 “收官星”有效载荷——多通道扫描辐射计顺利开机运行,将向地球传回“眼里的云图”。

6月5日,风云二号“收官星”——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年近88岁的匡定波亲自去基地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科院上海技物所承担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发和制造已经走过30多个春秋,见证了该所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历程。

好团队铸就“风云之眼”

有人把辐射计比喻为气象卫星的“眼睛”。风云二号的“眼睛”功能强大,它具有可见光、中波红外、水汽、长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分裂窗五个光谱通道,每30分钟可获取一幅地球圆盘图信息,具备灵活、高时间分辨率的区域扫描能力,能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活跃时期进行每6分钟一次区域加密观测,获取的气象信息在天气预报、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回望来路,并非一帆风顺。1994年4月2日,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厂房测试的风云二号首星突然爆炸,离爆炸点最近的上海技物所科研人员有5人被烧伤。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王金凤研究员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她的头发、眉毛、眼睫毛几乎都烧光了,并因有害化学物质燃烧中毒,心脏、肝脏、肾脏受到了严重伤害。

爆炸事故发生后3个月,科研团队又振作精神,迅速有序地投入到了下一颗星的研制工作中。仅用两年多时间就提交了比原先质量、性能和可靠性更高的扫描辐射计正样发射产品,为1997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非常不容易了。”这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物所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有效载荷扫描辐射计研制团队核心人物、卫星副总师陈桂林的一句话。

1987年,风云二号立项。立项之初,在陈桂林备忘录里有260多个问题亟待解决。为此,他日以继夜工作。1989年他出现突发性耳聋。1994年他视网膜脱落。如今,一只耳朵失聪、一只眼睛几近失明的陈桂林却淡然地说,“搞科研就是要有点牺牲精神。”

“陈老师至今还奋斗在科研第一线,重要数据和细节亲自检测检查。”他的学生陈福春记得,2011年春节,研制团队在加班检查整理电单机的电缆接线,陈桂林在现场指导,电缆密密麻麻,他看不清就用放大镜,一根导线一个接点地检查。

常年和家人两地分居的陈桂林,陪伴“风云之眼”的时间远多于陪伴孩子们的时间。“对孩子们的教育,我缺失了很多。”陈桂林难掩愧疚之情。

“1997年6月21日,从35800公里外的气象卫星传回了第一张可见光云图,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时刻,这可是我们自己的云图啊,以前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有。”

77岁的陈桂林微微抬起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说,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家国情”照亮 “点睛路”

“时光飞逝,相伴近30年的风云二号圆满收官。九次发射,八次成功。……老伙计们解甲归田,颐养天年;小伙伴们,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年近古稀之年的王金凤,在自己的朋友圈如是说。

她参与了风云二号整个系列9颗星的辐射计项目工作。在基地见证风云二号收官星的发射,对她而言,是对青春岁月和职业生涯的最美好纪念。

和第一代科研人的经历不同,风云二号扫描辐射计主任设计师、41岁的陈福春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他深感肩头的责任重大。他能理解老一代科研人员对风云二号的厚重情感,他将带着团队继续前行。新的时代需要创新和奉献,而创新需要有更多的新生力量。1988年出生的黄茂潼就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我们将努力用行动把老一辈的班接好,把‘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善始善终、止于至善’的风云二号精神传承下去。”陈福春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6-19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