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阳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8/5/22 9:40:36
选择字号:
非编码RNA为癌症研究提供新思路

据新华社电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机构合作完成的两项最新研究表明,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在癌症治疗方面存在巨大潜力,有助于开发出新型的癌症靶向治疗方法。

非编码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的RNA。长期以来,全球各地开展的癌症研究主要针对能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这些基因只占人类基因组的2%。

发表在英国《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非编码RNA对基因组有保护作用。研究人员将这种非编码RNA命名为GUARDIN。

主持研究的纽卡斯尔大学张旭东教授说:“我们发现GUARDIN具有双重保护机制,它既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有害分子,又能像桥梁一样将两种蛋白质结合起来为基因组提供保护。”

参与研究的纽卡斯尔大学的金雷说,基因组的完整性对于细胞存活十分重要,许多癌症治疗方法都是通过对DNA(脱氧核糖核酸)造成损伤来实现的。因此去除GUARDIN能增强DNA损伤性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癌细胞的死亡率。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一种非编码RNA能够调节细胞代谢和能量汲取。

参与研究的纽卡斯尔大学的里克·索恩说:“正常细胞通过有氧代谢汲取能量,而癌细胞则依靠无氧的糖酵解途径。我们发现IDH1-AS1这种非编码RNA能加快癌细胞的代谢速度。”

尽管糖酵解不是一种高效的供能方式,但该过程能够产生癌细胞生长的所需原料。研究人员发现,抑制IDH1-AS1的活性,癌细胞的生长也会被阻断。

由于非编码基因的数量远多于编码基因,这两项研究成果为提高癌症靶向治疗效果提供了新思路。张旭东说,非编码RNA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球还没有针对非编码RNA的治疗方法,最新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也有助于制药公司研发出针对这些特定分子的靶向药物。(郭阳)

《中国科学报》 (2018-05-22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