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明国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8/5/18 10:55:18
选择字号:
科普工作是科教兴国的“学前”教育

■翟明国

微信朋友圈总有人讨论谣言为什么会传播(谣言类大多数都与科学知识有关),而且在众多的答案中,反而存在逆反现象,越是科技人员讲话,就越遭“拍砖”。中国比以前强大了,老百姓比以前富裕了,但我们的科学普及却没有跟上,与传统经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个同事的孙子回国探亲,他在美国读小学三年级。孩子到我办公室索取岩石标本。一问方知学校的假期作业是,制作三大类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的模型并简短给予注释。而这样的知识我国可能在中学才会接触,并且介绍得很肤浅。由此我还想到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有关的谣言引起北京甚至全国的食用盐脱销。几年前,社会上还流行2012年玛雅地球毁灭传说,以至在高校大学生的报告会上也会被大学生当作“科学问题”提出来。

我接触过一些少年儿童,他们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的,有些知识超过我们。例如他们知道生辰星座和星象,知道诺亚方舟的传说,也知道很多歌星影星的名字和故事,却严重缺乏科学知识。今年我与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低年级同学座谈,交流中得知他们知道侏罗纪、白垩纪和恐龙,但不知道地球的年龄、起源和基本结构,不知道最基本的地质年代划分。他们的知识来源于电影和卡通故事。而我们科学工作者没有用有趣的方式给他们普及知识。在我们感叹少年儿童科学知识贫瘠时,不觉为科学工作者的失职汗颜。

作为一个地球科学工作者,我在不同的场合,常常想要普及以下知识。

地球有多大年龄了?答案是:约46亿年。

地球何时会死亡,它会爆炸吗?答案是:地球现在是壮年,可能还有40多亿年的生命。它不会爆炸,但在将来可能像月球一样失掉生命力,成为死亡的星球,没有水、氧气,不再适合人类生存。

那么将来人类怎么办?答案是:人类有文明的记载才约8000多年,相信人类的智慧。

地球上的矿产、油气资源会被用完吗?答案是: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是地球物质演化阶段的产物。从整个地球的演化角度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对于我们可知的时代尺度(至少在数百万年的尺度内)是基本不可再生的,我们要科学地运用资源,保护资源。

地球环境的变化是不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答案应该是:地球自身的演化是人类不可抗拒的,所以人类不能改变地球的整体环境。但人类活动是在地球上进行的,可以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要在青山绿水中生活。

地震和地质灾害能不能消除?答案是:地震是地球运动的表现,是地球生命的表征之一,如果地球没有地震了,地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地震不能通过人为方法消除。通过科学发展和技术提高,人们对地震和其他地质灾害的预防水平可以不断提高。要达到像天气预报的尺度来预报地震预料在很长时间内是不可能的,要给地震预报工作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还有其他一些地学专题,如主要的地质年代划分,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大气圈和水,大气的氧含量是如何变化的,地质演化和生命的出现等等,都需要给孩子们讲一讲。如果不同专业的科学工作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科学普及,进学校进社区,青少年以及群众的科学知识一定会有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走科教兴国之路。为走向科技强国努力,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还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的生活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精神生活美好的人民一定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这才是幸福高雅的生活。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报请国务院审议《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建议草案(送审稿)》,建议一揽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4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公布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国家不断修订完善教育的法律政策,目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但在具体实施中,轻素质重分数的现象明显存在,并且没有明显改善。课外各种名目的补习班以押题押宝为目标,以收取利润为目的。

我常想,如果社会上有很多自然科学和技术普及的课外班,这些班以兴趣为主,学生没有压力。这些课外班能够在中国生存,学生和家长也能出现“趋之若鹜”的现象,这应该就是中国国民素质提高的标志。

科普工作是告别愚昧、科教兴国的“学前”教育。这比国人和一些管理者目前热衷的奥数、托福等等不知重要多少倍。有关部门,不要热衷于各种知识比赛和学校排名,踏踏实实地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所需要做的重要工作。

作为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我想呼吁,每个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从院士和资深科学家做起,每若干月抽出一两个小时时间,写上几百字或几千字小文,介绍一点自然现象或科学知识、趣闻趣事、科学传奇或科学家小传,是本分之中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行德行善之举;当然各种媒体,除了科技报刊,包括各级政府的报纸,给出一定的版面,开辟“科普天地”“科学园地”“科技奇闻”等专栏,这也应该是惠及子孙的千秋功德,为民族振兴做点实事。(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报》 (2018-05-18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