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16 9:09:34
选择字号:
三代科学家六十载打造的“宁陵样本”

 

■本报记者 李晨


 

▲2008年,郑果所时任所长刘君璞(前排右六)与该所专家、村民在刚刚竖立的功德碑前合影。

郑果所供图

▲2018年,功德碑前的瞻仰者。

李晨摄

初夏时节,河南省宁陵县石桥乡刘花桥村的百年梨园里,小小的梨果悄悄地生长着。茂密的枝叶下,掩映着三座古朴的石碑,上面分别记载了数十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下称郑果所)专家在刘花桥村指导酥梨技术所作的贡献,崔致学、黎彦、高德良、余旦华等专家们的名字,以及果树生产合作社和村民出资立碑的名字。

默默矗立的三块大石碑,向前来瞻仰者无声地诉说久远的历史,镌刻着果树科技人员奋斗的初心。

刘花桥村村民张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三块功德碑是十年前村民自发捐资筹建的。

六十载光阴,三代科学家,前仆后继,矢志不渝,在这里创造了“不忘初心、扎根沙地、攻坚克难、造福百姓”的宁陵精神。

黄河故道的“梨”想生活

郑果所专家之所以来到宁陵,恰是为了响应1952年毛主席发出的“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8年中央召开的黄河故道果树生产座谈会、全国农业会议、全国果树生产会议和全国园艺工作研究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会上强调重视山区、沙荒的果树生产发展,特别是发展黄河故道地区果树生产,将其列为农业部和第二商业部重点工作之一。

为了进一步确定黄河故道地区适宜栽种的果树,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派出以曾勉教授为首的黄河故道地区发展果树生产考察组,沿着黄河故道地带,经郑州、民权、砀山、萧县到达徐州开展综合性的考察,初步确立了黄河故道地区大规模发展果树生产的设想方案。

考察认为,该地区气候适于梨、苹果、葡萄、桃等果树的栽培,提出了在中原地区建立梨、苹果、葡萄生产基地的设想。这个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同,当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由安徽、江苏、山东、河南4省农(林)业厅副厅长参加组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黄河故道地区发展果树生产技术指导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出了“发展果树,改造沙荒”的号召。

1964年,郑果所选派崔致学、黎彦、高德良、余旦华等果树专家到宁陵县石桥乡刘花桥村长期驻点,他们是共和国历史上,走向黄河故道的第一批果树专家。

现年93岁高龄的黎彦研究员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回忆道,在下乡往返的路上,他们要先步行到长途汽车站,下了长途汽车,再搭乘顺路的马车。驻点人员均在农民家里吃派饭,多是红薯面窝头和红薯面条,顿顿盐水煮青菜。居住条件非常不好,只能安排驻点同志住在漏雨屋和牛棚里。

他们在当地一住就是几个月,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及时解决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召集果农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技术操作要点。当时,我国农业生产能力还比较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比较贫困,他们满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和对农民的淳朴感情,来到了土地贫瘠、风沙弥漫的黄河故道,在无房屋、无土地、无科研设备的“三无”条件下,拉开了建设和改造宁陵梨树生产的序幕。

三代科学家想尽千方百计,攻克千难万阻,为宁陵县的酥梨生产无私奉献。以崔致学、黎彦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科学家长期在宁陵县刘花桥村驻点,吃苦最多,作了开创性的工作,他们解决了酥梨人工授粉、主要虫害防治、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使酥梨生产逐步走上正轨,为当地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

1993年崔致学、黎彦退休后受刘花桥村之邀又去指导技术。此时生产上出现了新问题,害虫种群发生了变化,梨木虱上升成灾,还有黑星病、腐烂病、轮纹病等。群众为了控制病虫,过量使用农药,造成果品和环境污染及病虫抗药性增加。他们经过调查试验提出了适宜的药剂和防治方法,并积极建议为当地引来了国家黄淮海农业开发建设项目。

以魏闻东、周增强、杨健为代表的第二代科学家长期执行“河南省科普与实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在宁陵县引进推广了中梨1号、红香酥、早酥蜜等新品种3万多亩,不断提升梨树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梨果实产品质量,改善梨园生态环境。

近年来,第三代青年科学家陆续奔赴宁陵开展梨树试验与技术推广。于会丽主持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藻酸功能水溶肥应用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将试验点选择在石桥乡于庄寨村杜华试验地,并计划在赵村等近年定植的秋月等新品种上结合节水灌溉与水溶肥施用,辐射推广。乔宪生作为老专家为实验设计和试点选择提供了帮助。

岁月更迭,历史延续,时代前行,责任和使命却从未忘记。三代科学家为宁陵县的酥梨优质丰产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不懈努力让宁陵焕然一新

宁陵处于黄河故道地区,黄河在这里多次流经改道,留下了大片风沙土地,解放前粮食产量很低。解放后经过多年多次治理,风沙得到控制,生态实现平衡,目前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先后被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繁育基地、全国油料百强县、全国最大的白蜡条(杆)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优质酥梨基地、全省林业生态县,是河南省远近闻名的酥梨之乡、温棚黄瓜之乡。

宁陵酥梨产业经历60年艰难发展过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由重产量,到重质量,再到质量优先质量与产量并举;由鲜食到加工;由无贮藏条件到窑贮,再到冷库。郑果所培育的优良品种不仅使千里黄河故道瓜果飘香,更使宁陵县成为当地的富县、强县。郑果所所长曹永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河南省梨树种植面积83万亩,仅宁陵县就占22万亩,总产量65万吨,主要集中在石桥镇、柳河镇、孔集镇等9个乡镇,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和重要支柱之一。

这里的金顶谢花酥梨已有700多年栽培历史,围绕万顷生态梨园,以春赏花、秋采果为主要形式,连续举办十五届梨花节、十一届酥梨采摘节,每年的梨花节和采摘节吸引全国各地40余万游客来宁陵观光游玩,从而带动包装、物流、加工、餐饮、住宿等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面对酥梨产能过剩、品质下降、劳动力匮乏、食品安全等问题,郑果所专家在当地推广了多项技术,极大地优化了品种结构,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果实品质,增加了梨农收入。仅郑果所培育的梨新品种18个,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项。其中,以酥梨为亲本培育的新品种早酥蜜品质优于酥梨、成熟期提前2个月;培育的玉香蜜外观洁白如玉、肉质和口感如苹果,大大丰富了梨果市场。并且,专家们引导梨农注重梨果加工产品研发与运用,增加了梨果的附加值。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宁陵酥梨插上科技的翅膀,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梨农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收入大幅度上升,人均收入达1.2万元,家家有楼房,户户有存款,人人有手机,许多家庭有了小轿车,还学会了通过电商把宁陵酥梨销往全国各地。

这里的人也发生了变化。一批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技能人不断涌现。刘静学、刘先照、杜华是他们的杰出代表。杜华多年来跟随黎彦、周增强研究员观察梨树虫害发生规律,积累了丰富的梨树管理经验,他管理的梨园成为周边的样板园;他们联手发起成立了宁陵县果业商会,联系了一大批梨树管理者和经销商,成为宁陵县群众组织的果树生产核心机构。他们中部分人已成为当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塑造新时代“宁陵精神”

2018年3月,郑果所宁陵酥梨试验站(下称试验站)正式签约建设。曹永生告诉记者,该站的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要求的具体措施,也是郑果所实施高端创新引领、绿色提质增效和科技精准扶贫三位一体战略的重点布局。

曹永生介绍,试验站将紧紧围绕宁陵酥梨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地方区位优势,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研发与试验示范,将试验站打造成为品种培育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技术示范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实现高端创新引领,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郑果所研究员杨健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新时代宁陵精神的发扬光大面临着新的课题。“老专家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无到有,而我们现在要解决从有到强的问题。”为此,100亩试验站将在当地试验示范,现身说法,让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尽快向梨农推广应用。

曹永生希望,在新时代,以试验站为重要依托,郑果所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方向和“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着力解决我国果树瓜类产业发展中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凸显“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产业驱动器、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乡村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8-05-16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