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彬 温才妃 周慧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15 9:28:07
选择字号:
合肥工大:探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本报记者 陈彬 温才妃 通讯员 周慧

“矿井下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往往较大。我们的项目不仅有望提高井下作业效率,而且能最大限度避免不稳定的生产环境对井下人员造成伤害。”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创建井下移动流媒体网络,实现对矿井机车的远程可信控制,为矿业企业提供了多种井下环境矿机车无人驾驶的解决方案,最终摘得了一等奖。

这支团队中,40%的学生是本科生。他们的成长经历折射的是合肥工业大学进行的一场改革探索。从2015年开始,“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开始在合肥工大推进实施。

纠正两个错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坚持教师和学生两个中心并重。然而,作为两大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却曾经存在两个角色的弱化甚至错位。”在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看来,这场被称为“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立体化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直面的正是如何纠正这两个错位。

合肥工业大学教务部部长陈翌庆介绍说,在教学实践中,高校的德育工作往往仅盯着学生,大部分教师的德育角色却被忽视了,全员育人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日常教学环节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开展,教师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便相对处于从属地位,在专业教育和能力素质培养中,学生“角色”被弱化了。

“正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弱化乃至‘错位’,直接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脱节、创新思维与教学过程脱节、创新创业与培养目标脱节、能力培养与实践活动脱节、教学质量与持续改进脱节。”梁樑说。

在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时,如何保持并发扬人才培养中形成的良好传统,这是合肥工大在设计一体化教学体系时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每年,合肥工业大学要招收约8000名本科生。如何确保他们全面成长成才,必须建立起科学严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效稳定的教学质量‘生产系统’,保证通过这样的系统‘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有可靠的高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梁樑用了三句话作为这个体系的标题:“回归教育初心、校正角色位置、重塑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学生”和“教师”两个中心建设和融合,立足学生学习和思想实际,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实现“三位一体”

在合肥工业大学,有一支由58名本科生和13名研究生组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北斗导航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自主航行器、山体滑坡灾害监测、高空气象参数探测等方面取得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2016年获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这个团队的“总教头”、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授夏娜,不仅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言传身教,在德育上更是以身作则。2015年10月,他荣获由校友捐资设立的“同泽优秀园丁奖”,奖金达120万元人民币。他当即拿出其中的60万元,先后设立了多个专项奖教、奖学金,用于回馈和激励师生。剩下的奖金,他决定继续用在支持教学上。

“在这个团队中,我们不仅在科研实践中打牢了专业学习的基础,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都同步提升。每位同学都为能够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而深深骄傲。”团队成员柴煜奇说。

“所谓‘三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就是将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和创新创业三个一度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通过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整合在一起,同时,每个体系又承担相应的育人功能。”梁樑说。

陈翌庆表示,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建立起一套能力导向一体化的教学指南。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出各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划课程地图,建立课程关系图,修订、制定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及授课特点制定课程目标。

学校还建立起“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标准”,将学生的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与党团和学工部门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克服过去大学教育中,教学科研活动与党团学工部门的活动“互不衔接”的问题。

此外,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让教师感到“震动”的新政——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单纯指导研究生工作不再计入工作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工作量的考核、指导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纳入教学工作范围……

形成一个闭环

在管理学院教授何建民的电子商务课堂上,学生们每学期要交两到三次随堂小作业。这些被何建民形象地称为“一页书”的小作业,全部是开放性的问题,光靠抄教材是无法完成的。

今天,何建民运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从个别典型案例成为合肥工业大学所有专业课程的标准范式。针对学生平时无作业、期末紧张,而教师“一套PPT打天下”的教学状态,该校出台了新规——学生专业课成绩不再“一考定音”,期终考试的笔试成绩只占到40%左右。

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工程图学,其投影理论基础——画法几何,因为其学习难度大,被学生们称为“头疼几何”。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这门课程被细分为三类,分别为机械类专业、近机械类专业和非机械类专业,每学期都要安排小作业6到8次,需要完成图纸3至6张。而这些,都是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知识、在实验训练中体验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立体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梁樑说。

“既然是以学生为中心,最终的落脚点就应该在学生身上。”梁樑说,在每门课开设之前,老师要告诉学生,这门课程可以使他们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等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他们就要通过自我评价,判断老师之前的承诺是否“兑现”了。“这样做,学生的判断相对更加准确,老师也能在教学改革上获得更有用的反馈。”

正是这种“一体化”教育教学集成与互动反馈机制,使得教师、课程组、专业三个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过程可控、持续改进、质量可预期。

学生们捧回的一座座奖杯成为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最好证明。据统计,近年来,该校近50%的在校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2013年以来,学生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项约700项,学校获得中国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集体奖。

《中国科学报》 (2018-05-15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