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15 9:44:07
选择字号:
“抢人战”高校不能做旁观者

 

■温才妃

从开年至今,各地频频爆发的“抢人战”让人目不暇接。联想到历年的“最难就业季”,有业内人士断言,大学生毕业政策从以前关注就业到现在关注落户,是一个积极的转变。现在政府拿出了诚意,高校又该做些什么呢?

事实上,政府、高校从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能谈得上“友好”。比如,武汉从前虽然有允许大学毕业生落户的政策,但却缺乏相关的具体操作方案。再比如,不少高校中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要求毕业生签了三方协议才允许其毕业,而对于毕业生是否真实就业却不加以理睬。所以,此次视角的转换,靠就业吸引转向落户吸引,一时间大有成效。

现在判断它是否是短期行为、是否盲目,还言之过早。但是,高校务必保持理智。

首先,就业往往是招生的风向标。此次多城市带有盲目性质的“抢人”, 是否会导致高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盲目调整,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不排除一些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一味设置、扩招就业率高的专业,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过于饱和。

与此同时,在这场“抢人战”中,高校能否以此为契机加强自身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值得思考。能否打破注水就业率的困局,以真实的就业率示众,这是对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重考验。短期内,大多数高校恐怕很难实现,但未尝不可以努力。

在笔者看来,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干预。如今的就业指导多集中在毕业季,实际上这并不合理。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四年中有多次就业选择的时机。如学生大三到某地实习,同时也是对一座城市生存环境的考察,高校借此搭建学生与城市的“纽带”,利用相关利好的政策促进学生就业,则是一件一举三得的事,利生——帮助学生就业,利城——帮助城市引进人才,利校——帮助学校获得真实就业率。

大部分的学生更愿意在就读所在地、生源所在地找工作。这也值得高校做一番文章。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中,就业指导中心可以根据生源所在地、就读所在地,向学生作更精准、及时的就业政策推送。而这些可能的实现,需要的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更强烈的服务意识与城校联动更强有力的推进。

《中国科学报》 (2018-05-15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