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14 9:16:20
选择字号:
在古生物博物馆里看到“活物”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冯伟民

在南京鸡鸣寺风景区,有一片古朴的建筑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就坐落于此。最外围的建筑便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这里汇集了几代人采集而来的化石标本。

■本报记者 沈春蕾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是一年一次的化石鉴赏会、5月26日将举办达尔文大讲堂第九讲……今年5月,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科普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和进行中。

5月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带着他的科普图书《奇妙的澄江动物群》,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与公众见面。该书是他的又一部科普新作。

“2004年,筹备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我接手的第一项科普工作,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从科研人员正式成为科普人。”冯伟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虽然馆里陈列的是化石,但我们希望公众看到并联想到的都是‘活物’。”

走进博物馆

在南京鸡鸣寺风景区,有一片古朴的建筑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就坐落于此。最外围的建筑便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这里汇集了几代人采集而来的化石标本。

冯伟民介绍道,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古生物化石为本,主要包括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古生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其中,“澄江动物群”和包括“中华龙鸟”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这些珍贵的标本讲述了地球和生命演化的故事。”

进入博物馆门厅,正面地球仪后面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进化浮雕,门厅右侧沿地上的参观路线标识来到利用楼梯设计的“上山之路”,路两侧是镶嵌有许多化石的仿真岩层剖面。

“这些化石浓缩了距今2亿年到近7亿年间南京地层概貌。”冯伟民说,“参观者可以一边踩着历史的阶梯,一边摸着这些三叶虫、角石和树叶的化石,仿佛置身于远古,感受那份时空的沧海桑田。”来到二楼,也就正式进入了生物进化主题展。

整体看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包括一个“生命的进化”主题展和14个专题展。主题展由门厅、上山之路、化石奥秘、地球的起源、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轴线。专题展分别为澄江动物群、恐龙天地、微观世界、生物登陆、无脊椎动物化石大观、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古植物园、海百合化石墙、热河生物群、鸟的起源与演化、恐龙时代的海洋、南京地史演变、南京直立人和“我从哪里来?”。

除了珍稀标本、精美图片、仿真模型和景观复原,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设置了互动展区,有体现生物三维形态的“多点触摸”、展现动物形象的“混合现实”、穿越几亿年与恐龙合影的“恐龙照相仪”,以及展示微观世界的显微技术和图像显示设备、供参观者修理化石的“达尔文实验室”等。

从科学家到科普工作者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第一个院省合作项目。2004年,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土建工程完成后,从事了20多年科研工作的冯伟民接受了一项新职务:博物馆筹备部常务副主任。

“我的任务是负责布展二期工程,包括化石展品征集、布展设计、招投标及布展工程建设等具体工作,争取让博物馆在一年后对外开放。”冯伟民回忆道,“我们面临着时间紧、任务急、资金少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如此,2005年底,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是如期对外开放。

当时,冯伟民还有一些科研课题尚未完成。通过参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布展工程,并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后,冯伟民感到自己在科普领域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于是,他决定在手头的科研结题后,全身心投入博物馆的管理运营。

多数博物馆的展品都是静态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建馆初期也不例外。冯伟民希望公众接触到的不仅是冰冷的化石,而是有温度、有历史的古生物世界。为此,他将各种高技术手段引入到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眼看、耳听、手动等综合感触,触摸到一个立体的古生物世界”。

澄江动物群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窗口,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也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重点宣传对象。冯伟民介绍道:“我们连续研发了以澄江动物群为主题的几项大型互动体验系统,如大型数字弧幕《寒武纪乐园》《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澄江动物群混合现实》互动系统。”

其中,为了让化石“活”起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对澄江动物群化石的保存状态、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行为方式和生态景观等做了虚拟复原,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影像合成等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呈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科普需全社会关注

如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每年定期举办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如博物馆奇妙夜、绘画大赛、寻找化石之旅、化石鉴赏等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60余场,还举行讲座及论坛20多次,并根据当前热点推出2~3期原创科普特展。

在双休日、节假日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随时接待团队参观者预约,年均吸引参观者8万多人。除了馆内活动,博物馆还在全国承办了一些科普会议,每年均出版科普图书、发表科普文章。

文章开篇提到的《奇妙的澄江动物群》是一本集科学内容与增强现实(AR)展示技术为一体的科普图书。全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科学知识与涂鸦课堂,其中科学知识部分配有AR展示技术,读者只要扫一下二维码,下载App,对书中有AR符号的复原图扫一扫,即可看到动漫展示澄江动物群代表性的物种,且有生动的语音讲述。

冯伟民现在还有一个身份:科普作家。“以前是找课题写论文,现在是找素材写科普文章和图书。”他组织编写了一系列科普读物:《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远古的霸主——恐龙、翼龙、鱼龙》(获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从事科普工作已有十多年,冯伟民表示:“科普工作是一件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大事。科学家是将科研工作科普化的第一棒,他们最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后续的科普推广也是接过科学家传来的接力棒。因此,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领域的贡献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将科学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大众。”

然而,相关科研单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和条件,来吸引更多科学家投身科普工作。冯伟民笑称:“显然,发一篇科普文章远不如在《科学》《自然》等核心期刊上发一篇论文的影响力大。”

《中国科学报》 (2018-05-14 第6版 院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