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破壁垒,以更广阔视角看待农业 |
——独家专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校长Arthur Mol |
■本报记者 李晨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以下简称瓦大)建于1918年,是荷兰最早提供农业教育的院校。一百年来,瓦大一直致力于农业、
及自然资源领域相关的高等教育及科技研究,以“探索自然潜力,提高生活品质”为使命,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名誉和声望。如今,瓦大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康奈尔大学齐名,均属于世界农业与食品领域的殿堂级学府。
4月里春暖花开,正值瓦大百年校庆之际,瓦大校长Arthur Mol等一行人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等人一同栽下了长青的友谊树。
瓦大的下一个百年将会怎样开启?瓦大吸引全球尖端农业人才前往深造的魅力何在?站在全球的视角,瓦大校长如何理解未来农业发展的走势?瓦大与中国长期深入的合作将会给中国的乡村振兴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记者对Arthur Mol进行了独家专访。
百年农校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报》:瓦大在全球农业研究和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作为这所大学的校长,您心目中瓦大的优势学科有哪些?
Arthur:和其他农业类院校相比,我认为瓦大最独特也是最卓越的地方,首先是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其次是对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融会贯通,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实际生产应用的完整知识链。
对“优势学科”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瓦大有四个领域尤其出色,分别是植物科学、环境科学、基因组科学和食品加工科学。相应的,瓦大也有一些不那么优秀的学科,比如基础经济学研究、材料科学、工程类研究等。在这些领域,我们会积极寻求与专业院校的合作,而且瓦大也非常擅长将这些领域的技术和创新应用到农业中去。
《中国科学报》:今年是瓦大成立100周年,瓦大下一个百年有什么蓝图?
Arthur: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不过很遗憾,瓦大并没有下一个100年的蓝图。就像100年之前的瓦大可能也不会想到今天是什么样子。当然,100年之前,瓦大肯定也有那时的计划和想法,但不论彼时还是此时,我们肯定不会忽略的一点就是,世界变化得实在是太快了。
但是瓦大也会纵观全球态势,制定一些发展战略,指导未来3~5年和10年的发展。今年瓦大制定了《2019-2022战略规划》,提出了几个发展的要点。
第一,加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譬如与全球5大农业院校——瓦大、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巴西圣保罗大学联合发起成立了A5联盟,未来我们也将加强合作关系。
第二,鼓励和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我个人认为跨学科研究更容易产生新想法、新发现,更容易促进创新。不只是在瓦大内部,我们还鼓励瓦大的科学家们和其他非农业院校进行跨学科合作,比如技术、工程类院校,他们在材料学、计算机传感技术上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点子、新的机会。
第三,更多地研究海洋农业,如何以更可持续的方式从海洋获取资源,包括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比如能源)等。
第四,探索地球之外农业生产(的可能)。目前我们有个项目是研究在火星上种植作物需要哪些条件、如何操作等。这样的研究对地球上的农业也有帮助,比如在气候条件极为严酷的南北极、沙漠地区,如何种植作物。
第五,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领域,目前只有一些基础知识,相对深入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我们正在与欧盟的一些伙伴一起,尝试对光合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也许将来,我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的过程来生产可再生能源,或者,在更了解光合作用之后,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这不是没有可能。
这就是瓦大未来5~10年的重点战略规划,虽然不是什么蓝图,但也可以指明未来的方向。
创新是吸引人才的最大魅力
《中国科学报》:为什么瓦大能够吸引全球的优秀农业人才前往学习?
Arthur:瓦大校园位于瓦赫宁根,这是个很小的城市,或者说就是个小镇。全球知名的农业大学中,有不少也“蜗居”在偏远的小镇上,比如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瓦大)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我个人觉得,这是因为偏远地区有着更多样的地形、土壤类型,更适合农业研究。
为什么瓦大可以吸引这么多的人才前来学习和研究,我觉得有几方面原因。
其一,荷兰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投入了许多力量;荷兰能够成为全球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国,更是印证了这种重视。由于国家面积小、人口密度高,除了要保障粮食安全,荷兰农业发展从一开始也对创新性和高科技提出了要求。
第二,荷兰境内的大量土地都处于海平面以下,我们不得不一直思考,怎样才是更高效、更智能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其中就包括农业水资源管理。为此,农业领域催生出了许许多多的研究项目。
第三,荷兰过去在印尼、苏里南等地区拥有殖民地。这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历史,但这样的历史也给了我们研究热带农业的机会。虽然荷兰本土并不种植热带农作物,但是为了解决殖民地的农业问题,我们很早就开始研究热带农业,并延续至今。所以在发展初期,瓦大就一直是立足荷兰、放眼全球的。除了和欧洲的伙伴们合作,我们也跟热带地区的合作伙伴保持密切联系。
从这样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整个行业界从早期就注意到了农业的潜力,并相应地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促使科研界不断开发出可持续的耕作体系、水资源管理系统,积累了丰富的土壤知识、生物技术等。正是这些铸就了瓦大今天全球领先的地位。自然而然,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也都愿意前来瓦大深造。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瓦大在农业高等教育方面最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Arthur:农业高等教育当然离不开优秀的教授、导师,但这只是教育最基本阶段的最低要求。我们需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上进行不断创新,而不是囿于“很牛的教授、导师”停步不前。瓦大的经验之一就是,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挑战学生,让学生有参与感,让学生觉得“自己正在接受非常有意思的教育”。学生们并不全知全能,但他们大都非常聪明,完全可以判断出某个教育体系和课程是不是吸引人、是不是有趣。
第二个可以分享的经验,就是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在瓦赫宁根,我们鼓励所有学科的教职员工、学生们在一起工作。所以我们没有设置单一的学科(比如化学专业),我们的课程都是多学科的,比如食品科学,需要学习化学、物理、生物、社会经济学等。这样设置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们意识到,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创新的尝试。
最后一点,就是把“全球化”纳入到自己的教育体系。这也是瓦大一直在加强与中国科研教育院校合作的原因。
新技术新趋势深刻影响未来农业
《中国科学报》: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革命性新技术正在对传统农业产生影响,您对此如何理解?
Arthur: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确实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来几年,瓦大将会继续增加对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传感技术、大数据等新领域的投入。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够提升农业与食品产业的效率,意味着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同时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减少食物浪费。
但是类似这样的创新,单靠瓦大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所以需要与技术类的大学、研究院所进行强强联合,加速创新过程。以植物科学为例,在从植物中提取成分制造新材料时,技术类合作伙伴可以帮我们加速研发过程,而创新型的机器人技术可以在提高生产和采收效率的同时,兼顾农产品质量。
整体来讲,我们优先考虑的是两个领域,一是多学科交叉研究,一是大数据。我们对此投入了许多,一直和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未来也一定会加强协作,共同创新。
《中国科学报》:这些新技术中,有哪些地方须特别关注?
Arthur:对新技术的发展,大家当然寄予厚望。我们应该时刻考虑新技术是否对我们有进一步的帮助,同时注意是否存在一定风险。
基因编辑技术值得一提,当前最先进的非CRISPR/Cas莫属;瓦大的CRISPR技术全球领先,John van der Oost教授就是我们的首席科学家之一。CRISPR让科学家们可以在单一物种的范畴内,提升它的品质和栽种表现,比如培育出更强壮的作物,在种植期间少用杀虫剂等。
我们受益于新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应该时刻关注新技术给环境、对社会带来了哪些改变,并努力减少负面的影响。
《中国科学报》:尽管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但各国在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上仍然处在不同水平上,您认为未来农业技术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哪些学科会成为优先考虑的?
Arthur: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论是某个国家还是某个地区,在农业发展上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任何新技术、新的农业体系,只有在适应当地环境的条件下,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过去几十年中,依托于土地的农业研究已经成果丰硕;在未来,与海洋相关的农业可能需要我们投入更多力量。
海洋渔业历史悠久,海产品也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海洋中的鱼(和各种生物)数量正在骤减。当前的捕捞方式非常简单——从海里捞出海产品就好,我们很少关心这些捕捞行为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什么影响。就海洋渔业或者说海洋农业而言,除了加强对海洋渔业资源的监测,避免过度捕捞,我们还需要逐渐过渡到一套新的、可持续更新的系统。
淡水渔业也类似,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大量化学物质、农药等都在污染环境。
所以说,渔业领域不仅需要新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一套新的、完整的生产系统。这些也是瓦大正在努力研究的领域。
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农业
《中国科学报》:中国政府今年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您认为荷兰经验能够给中国什么样的启示?
Arthur:中国政府正在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其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举措就是把农业部更名为“农业农村部”。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动向,说明政府开始从更广阔的范围审视农业,开始尝试把农业、地方产业和农村地区发展进行结合。
荷兰过去也有专门的农业部,但是现在我们的农业归“农业、自然资源与食品质量部”统管。
这意味着我们两个国家的政府都不再从单一行业的角度看问题,也都想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打造出更宜居的乡村环境。在荷兰,我们把这个叫作“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报》:我们在借鉴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
Arthur: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觉得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状况、经济条件、文化背景都会各有差异。所以需要把统一的政策规定、高度归纳的知识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瓦大一直坚持的原则。
我觉得很重要的另外一点就是,需要调动起当地农民/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我个人非常认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融合的战略方法:所谓“自上而下”就是上级指导下级执行相关的战略、政策等;而“自下而上”则是广征建议,从农民、地方官员、企业家那里征询建议,与大方针相结合。合作才能共赢。
《中国科学报》 (2018-05-02 第5版 农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