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4/23 15:16:27
选择字号:
中国的“缺芯”症怎么治?

 

近日,美国宣布将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消息刚出,中兴A股、H股双双停牌,其连带供应商的股票也纷纷下跌。

一枚小小的芯片,按下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暂停键”,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缺芯”软肋。在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看来,人才的短缺首当其冲,芯片行业最精尖的人才基本都集中在海外大公司。而中国的芯片起步晚,整体发展环境和资源配套对人才吸引力不够。

“在硬科技领域,芯片的研发周期长,资金成本高,往往3~5年内,很难见到回报。也因此,社会资本对芯片行业普遍漠视。大家都热衷于挣快钱,却鲜有人愿意投资芯片等硬科技。”米磊说,国内公司除了华为之外,都缺乏长期技术研发投入的决心。

此外,国产芯片目前主要应用在消费领域,在通信、军事等行业应用中,中国与国外产品差距明显,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也不断固化。有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高达2307亿美元,首次超过了石油,成了中国第一大宗的进口商品。而到了2017年10月底,这个数字已高达11908亿人民币。

2015年,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地方政府、高校、院所及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家光电子集成专业化众创空间——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

先导院定位光电子集成专业化平台,致力于实现技术、市场、资本、产业的紧密结合。米磊称,这个平台,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缺芯”之痛。

历经近3年发展,先导院目前已拥有先进设备仪器2800多台,建成了多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平台支撑。通过打造光电子集成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先导院形成了科技与市场紧密对接的生态,从而有效提升了企业创业效率、成功率和效益。此外,通过提供项目申报、财务法务、市场宣传等增值服务,让平台优势齐备。

“芯片竞争也好,贸易竞争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人才争夺。”米磊认为,中国未来要实现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其核心在于对技术人才的尊重,对技术和产业环境的最优配套。为了解决了芯片创业团队“第一桶金”的问题,先导院发起成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先导专项基金,重点投向早期种子项目。

目前,先导院累计已引进31多个国内外高端创业团队、入驻企业23家、储备项目300多个,并已在多个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显著突破。包括光子集成芯片、霍尔传感器、光纤传感器、高速率小型化光器件、CDR芯片、半极性氮化镓材料、硒化锌材料、FPGA加速卡、MCU芯片、神经网络芯片、高功率激光器等,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尽管已经取得快速发展,但米磊仍保持着理性:“从设计到封装到成品,从蹒跚学步到顶天立地,做芯片绝非朝夕之功。我们需要打破模式创新的思维,保持长期研发投入的耐性,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一旦跨过时间窗口,中国的芯片研发完全可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他希望,国家未来能继续加大在芯片产业上的投入,尤其要注重对芯片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扶持力度。“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加入到这场浪潮中来,真正用硬科技实现民族自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