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才妃
不久前,有媒体探访部分高校课堂,发现与选课时热火朝天的景象相比,不少学生“费尽心力”才抢来的通识课堂上,却是一片死气沉沉。
通识课自引入我国高校以来,沦为概论一类的课程便是最大的担忧之一。因此,它的最早一批引入者一而再地强调其特征是原典阅读、小班教学。
然而,这些年,一些高校似乎过度重视了“通识”这个名字,甚至没有搞清通识内涵就盲目开设课程。于是,就出现了学生反映的,通识课学不到想学的知识;教师反映的因人设课、要求不严、给分随意的现象。并且,在学生唯高分是举的功利心理,以及学生评教掌控教学质量评价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违背初衷的恶性循环。
根据木桶原理,决定一件事情成败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要普遍提高课程要求,而不只是拿通识课作试点,否则,人都有避难就易的心理,即便水课与通识课脱钩,还会与各校“水课大全”里的其他课勾搭。
那么,如何提高课程要求?
要打破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界限。事实上,由于专业教育的设置,这是很难的。学生自然会“高看”专业课一等,认为非专业课过难是“不通情理”。这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在第一堂课上需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它会给学生带来些什么,由此把学生引入课程;另一方面,在深度不失水准的前提下,尝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这一做法也会将教学带入改革的纵深区。
建立课程退出机制。一直以来,高教学者都在呼吁,相比国外高校的课程数量,中国高校的课程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对于一些开课、给分随意,学生反映效果不佳的课程,专家组应该及时清除,或督促其加以改进。少而精的课程配置,未必不能值回学费。
根除教师拿水课来糊弄的心理。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教师评价中对教学的评价甚微,教学无法引起教师强烈重视,这种局面或将随着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而被逐渐打破。现在部分高校有好做法,重奖教学优秀的教师。然而,在教学评优中,是否将课程难度、通过率(并非越高越好)作为其中的指标,需要重视!
《中国科学报》 (2018-04-17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