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瑶 马晓媛 许晟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8/3/21 9:02:34
选择字号:
马瑞燕代表:讲台就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49岁的全国人大代表马瑞燕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代表,她却常说自己“从农田里来”。

“我的专业是生物防治研究。通俗点讲,就是利用昆虫的自然天敌来寻找防治虫害的方法,减少农药残留。”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马瑞燕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田埂间、实验室、讲台上。刚刚过去的春节,她只在年初一休息了一天。“很少在双休日休息,暑假也没有。夏天正是研究农业病虫害的黄金季节,不能错过。”马瑞燕说。

闲暇时候,马瑞燕会在大学校园里散散步。她有一样随身携带的东西:放大镜,用来观察树叶上、草地上、花圃里的生物,把有研究价值的带回实验室。“来北京开会我也带着。”她笑说。

多年奋斗带来的是一系列耀眼的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陷阱捕虫器”等多项国家专利、和团队历时6年拍摄科教科普电影……

2013年,马瑞燕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又再次当选。6年来,她总共提交了20份建议,不论是“涉农专业教育精准扶贫”,还是“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全都离不开“农”。

“农业是个艰苦的行业,偏公益性,就业的待遇和其他行业不能比,吸引和留住人才都很难。”每每谈到学生,马瑞燕的心疼全写在脸上:选择农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农村养育的孩子更懂农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情感。同时家庭也相对贫困,一万多块钱的学费对城市人家的孩子不算什么,但对有些农村家庭则是一年甚至两年的收入。

去年,马瑞燕在11个省市调研、走访发现,46%的涉农专业学生要靠贷款来继续学习。不少热爱这份专业的学生觉得压力大,有的还会中途放弃。

“我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时,面对的是渴望知识的眼神,而不是背后藏有顾虑。”为此,马瑞燕持续关注这群学生,建议减免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让更多优秀的农村贫困大学生可以安心学习、继续深造。“看似就是一个学费减免,其实刚好在我们国家这几个大的关键词‘农业’‘教育’‘扶贫’‘科技’的交会点上。改变涉农专业的招生政策,是对贫困地区农民家庭最精准的帮扶。”马瑞燕说,一个村里娃上了大学,一户农家就有了希望,未来农业科技发展也有了后备力量。

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们一起为热爱的研究事业奋斗,是马瑞燕最大的骄傲和快乐。“科研的过程其实很享受,那是一个去假设、去发现、去探索生命的奥妙的过程。对我来说,农田就是我传授知识的讲台,而讲台就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她说。

(新华社记者霍瑶、马晓媛、许晟)

《中国科学报》 (2018-03-21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 2018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