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发布时间:2018/12/7 23:14:07
选择字号:
包玉刚先生百年诞辰主题纪念活动在上海交大举行

12月7日下午,世界公民中国心——包玉刚先生百年诞辰主题纪念活动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包兆龙图书馆举行。

即使身为世界船王,傲立事业之巅,包玉刚先生始终保持着隽永的中国心,他说:“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我的根在中国。” 1978年深秋,离开内地整整三十年的包玉刚先生一回国,就迫切地想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后的数十年中,包玉刚先生为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支持教育、建设家乡发挥了巨大贡献。他先后捐赠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中英友好奖学金、浙江大学留学国外奖学金、北京兆龙饭店、宁波大学等项目,带动海内外华侨参与新中国建设。

本次纪念活动选择在上海交大举办,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包玉刚先生对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项目的巨额捐赠。自此开始包氏家族、包玉刚基金会就与上海交大结下了深厚友谊。

2016年,包氏家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捐建包玉刚健步道。全长四公里、环绕校园美景的健步道,把“勤俭建业,持恒健身”的包玉刚精神与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传播到全社会,助力“学在交大”战略发展。

姜斯宪在致辞中指出,包玉刚先生的捐资创举源于他崇教爱国的一腔热情,也源于他对上海交通大学教育事业的信任,源于他对上海交大“求实学,办实业”理念和“敢为天下先”精神的欣赏与支持。上海交大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创造了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多个“率先”。其中率先接受包玉刚先生的海外巨额捐赠,是学校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影响深远。

1985年,“包兆龙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拔地而起,1992年,闵行新校区“包玉刚图书馆”巍然屹立。这两座图书馆都简称“包图”。建筑面积共约4万平方米。

包兆龙图书馆和包玉刚图书馆的建成,不仅为交大师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与研究场所,在学校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也发挥着重大作用;更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发展和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为教育进步和调动海外华侨、华人建设国家、回馈社会的积极性作出了示范。

当天,包陪庆、包文骏代表包氏家族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学生社会实践基金”,用以支持学生学以致用、深入社会,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据悉,此次设立的“包玉刚学生社会实践基金”旨在持续促进交大学子“知国情、明社情、长才干”,落实上海交大“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鼓励和资助在校同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先支持重点团队和选育团队,遴选支持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参与“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并遴选支持全国“三下乡”重点团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