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程唯珈)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东南大学等机构合作,首次提供了miR-137缺失导致精神疾病的在体实验证据,进一步揭示miR-137缺失类的精神疾病的分子调控机制。该研究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近年来多项独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染色体上miR-137基因编码区突变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但miR-137缺失对个体精神活动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怎样影响等亟待解答的科学问题尚未攻破。
研究人员构建了miR-137全身敲除小鼠以及神经系统特异敲除小鼠模型。实验发现,miR-137全身敲除或神经系统特异敲除的纯合子小鼠在出生后数周内即死亡,杂合子的miR-137敲低小鼠可以存活至成年。细胞水平检测发现,miR-137部分缺失会造成小鼠突触修剪、突触可塑性、突触蛋白表达等方面表型异常。
研究还发现,杂合子的miR-137敲低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精神障碍,如刻板重复行为、社交能力下降、社交偏好受损、学习记忆功能缺陷等。研究人员进一步鉴定出miR-137的一个关键靶基因Pde10a,通过给小鼠注射Pde10a特异性抑制剂或者短发夹RNA病毒,杂合子的miR-137敲低小鼠的刻板重复行为、社交能力、学习记忆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这些发现显示,Pde10a抑制剂有可能成为miR-137缺失类的精神疾病的潜在药物。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38/s41593-018-0261-7
《中国科学报》 (2018-11-15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