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清建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1/30 13:08:01
选择字号:
张双南:做科学传播是科学家“欠”公众的

 

他是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和X射线成像实验室主任,热衷在网络上用科学的视角回应网友的各类问题,并在网络直播平台讲解什么是引力波……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作为热衷科学传播的科学家,张双南在2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典赞·2017科普中国”活动中被网友评为“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之一。他为何如此热衷为公众“讲述”科学?记者就此专访了张双南。

“为了回报公众”

“为了回报公众。”这是张双南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热衷科普的原因。在张双南看来,科学家用于研究的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本质上是纳税人的贡献,所以科学研究是在花老百姓的钱。科学家该如何回报公众?张双南认为,科学家努力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就是对公众的长期回报。

“我的科学研究短期内很少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对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带来直接回报,所以如果老百姓愿意听我‘讲述’科学,我觉得这是我回报公众的一种途径。”张双南认为,做科学传播是科学家“欠”公众的。

科学传播并不简单。张双南认为,“甚至要比和科研同行交流难得多”。他说,公众关心的问题很广泛,常常超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就促使他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需要作出一点牺牲”

张双南称,自己除了在办公室就是在实验室做科学研究,“向公众做科学传播基本上就是我的业余活动”。张双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科学家的语言和媒体的语言常常出现错位,报道的内容和科学家想表达的意思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最后往往是科学家‘背锅’”。

这样的误会给科学家带来了困扰,而且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危机”。张双南告诉记者,误会有时会让科学家在同行中的声誉受到影响。

张双南认为,科学家和媒体的误会可以通过有效沟通来解决,但在科研界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解决办法。据他介绍,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卡尔萨根效应”,在全世界普遍存在。“所以,做科学传播的科学家有时需要作出一点牺牲。”

关键在于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加,科学素质就会减弱,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离开学校以后,学过的知识很多就过时了、忘记了。”这是张双南长期从事科学传播观察到的现象。

最新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6.20%,但农村人口和妇女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较慢,农村人口的科学素质水平仅为1.70%,同期妇女的科学素质水平与同期男性公民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张双南认为,科学普及其实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过程中只起到补充的作用,关键还是要靠上学期间正确的科学教育,不仅要教科学知识,也要教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让大家具有思辨能力,这样即使离开学校也能有后续的学习能力,在面对科学流言和各种骗局的时候,使用科学的鉴别方法,就不容易被骗。

(光明网记者 赵清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