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曾在2013年当选为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其实既不是理论的突破,也不是技术的突破,而是认识的突破。它对广大患者乃至不少医生仍然是陌生的,认识不足仍将影响其用于人类疾病的救治。
近几年,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一直是医学和科研界的关注热点之一,仅去年一年,就有多篇文章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菌群的“神奇”功能引发热潮,粪菌移植这项几年前还难以被接受的技术,正在成为很多疑难病症患者的新希望。
如果说移植别人的健康肠道菌群可以行医治病,那么是否可以保存自己幼年时期的粪菌,在未来某天肠道菌群失衡的时候使用呢?
粪菌可进行自体移植
所谓粪菌移植,指的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那么粪菌可以进行自体移植吗?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病中心主任张发明对此作出了肯定的答复,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粪菌可以进行自体移植,但是有条件的。”
他介绍说,粪菌移植所用移植菌群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来源于健康的粪便捐赠者,主要用于支撑粪菌移植的临床治疗;另一类来源于患者,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分析时设计的对照组。
“自体储存计划也是可行的,比如存在使用抗生素或手术创伤等的治疗需求,在抗生素使用前或手术前预留粪菌备用,还可保留青少年等健康状态时期的粪菌,长期深低温保存以备患病时用。”
相较异体移植,自体移植的安全性会低一些。“但还是需要特别提醒,即便是自体移植,我们中心规定,样本的处理必须在专用的高级别安全的实验室完成,以免影响治疗用粪菌的生物安全性。”
那目前是否有保存自体幼年甚至胎儿时期粪菌的实验或技术诞生呢?张发明表示,截至目前,自己还尚未听说有哪家医院、机构参与或者提供这样的技术服务。
什么样的粪菌能移植
关于粪菌移植的标准,张发明表示,目前业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欧洲、美国都有不同的版本”。
成立运行已有五年多的中华粪菌库,在粪菌筛选上建立了严格的筛选标准,张发明告诉记者,标准包括年龄、生理、病理、心理、诚信、时间、环境、受者状态共8个方面,也被同行称为非常严格并别具特色的“南京标准”。
从流程上看,中华粪菌库捐赠者的筛选包括问卷调查、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几方面。其中问卷调查由20个问题组成,主要针对捐赠者个人健康状况,内容涉及既往病史、遗传病史、近期用药史和生活习惯等方面。
“如果备选捐赠者符合了以上任何一条准则将被视为不合适,并排除出捐赠者队列。反之,通过了以上筛选的备选捐赠者将接受进一步的筛查。由临床医生和捐赠者进行面谈,以进一步了解可能遗漏的信息,同时排除掉存在诚信问题的捐赠者。接下来是对捐赠者的血液学检查和粪便筛查,由检验科辅助完成。”
根据文献和临床治疗经验,年龄在10~18岁的中小学生被列为捐赠的优先选择对象。张发明解释说,因为这个年龄段群体的机体处于理想状态,同时他们的生活背景相对简单,携带通过性途径所获得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较成人小。此外,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选择健康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年轻的工作人员作为供体。
并未应用到保健领域
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全国实际开展3000多例,其中由南医大二附院完成的病例大约占总数字的2/3,注册的临床试验占全国的1/3。
张发明告诉记者,这些应用基本都是用于临床救命治病,没有用于保健目的。
而粪菌移植也会为病人带来意外的“收获”。张发明介绍说,曾经他们为一位肠病患者进行菌群移植,收到良好效果。更加让人惊喜的是,患者的癫痫也一并治好。“这是世界上用粪菌移植治愈癫痫的第一例,为脑病肠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为此,我们专门发起了一项针对癫痫的免费临床试验。”
此外,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有趣现象。“慢性病治疗后,病人的皮肤变好、头发变黑、睡眠改善、性功能提高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医学现象,体现了肠道菌群对人体的重要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粪菌移植马上可以应用于保健目的。我们特别需要避免中国前几年出现的细胞免疫治疗推广中出现的事件,尤其是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医疗行为。”
对于目前粪菌移植的研究和推广而言,如何提高大众的认识仍然是摆在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张发明指出:“在我看来,重建大众的知识结构与重建病人的肠道菌群同样重要。粪菌移植曾在2013年当选为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其实既不是理论的突破,也不是技术的突破,而是认识的突破。粪菌移植对广大患者乃至不少医生仍然是陌生的,认识不足仍将影响其用于人类疾病的救治。‘不知道、不相信、不能做’粪菌移植,仍然是每天大量病人遭受身体痛苦、高额医疗消耗,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粪菌移植受关注程度高,有各种出乎意料的疗效,但与其他医疗手段一样,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我们说粪菌移植安全,那是有条件的,不是谁做了都安全,国际上也有林林总总的不良事件发生。在医学实践中,建立标准化实验室体系,是保障安全、质控和疗效的关键。”
对于粪菌移植管理,他建议说,粪菌移植应该被纳入类同输血治疗一样的管理,按照医疗技术服务进行管理,“而不是视为药品”。
“做好整个体系建设,严格行业监管,才可能使医生与患者都感到安全,乐意实施,从根本上让更多的患者受益。随着对多种肠道细菌相关性疾病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粪菌移植临床适应症将更加明确。”张发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