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3 9:54:27
选择字号:
打一场畜牧科技绿色发展的攻坚战

 

新疆伊犁新褐种牛场   秦志伟摄

■本报记者 秦志伟

试想一下,我国13亿人口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畜产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给出的答案是:2.3亿公斤肉、8000万公斤禽蛋、1亿公斤牛奶。新时代,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科技创新是其关键一环。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牧医所)牵头成立的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李金祥在会上强调,虽然近年来畜牧科技取得较大成就,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需要联盟扎实工作、创新机制、务求实效,为我国畜牧绿色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看来,当前我国畜牧业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现代化的目标。

传统农业的精华正在回归

毋庸置疑,畜产品是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肉类、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为8540万吨、3095万吨和3602万吨,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在李金祥看来,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畜产品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而回顾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努力,畜牧业彻底改变了有畜、有牧而无业的状况,实属不易。

在会上,马有祥介绍,随着不同阶段的发展,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也发生着变化,从上世纪保供给到本世纪初统筹保供给、保安全,再到“十二五”时期统筹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底线思维就是保”。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据介绍,2016年我国规模养殖比重已经占到56%,小散户退出的速度和规模养殖提高的速度正在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畜禽养殖的设施装备、环境控制、营养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在产业形态上,“畜禽养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匹配性增强,产业的集中度、融合度也相应提高。”马有祥表示,南方水网地区、大城市郊区、重要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地的养殖量逐渐下降,生猪养殖北上、蛋鸡养殖南下,非常明显。

此外,通过推动粮改饲,发展草牧业,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替代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正在回归。

过去,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盐;现在,畜牧养殖已从传统散养型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呈现养殖规模与养殖效益同步推进、养殖数量与产品质量同步提高的方向转变,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

“绿色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李金祥说。

前瞻性和系统性不足

畜牧业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国畜牧科技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前瞻性和系统性不足。”李金祥告诉记者。

他进一步介绍道,我国畜禽遗传育种研究基础薄弱,育种核心群规模小、持续育种能力弱,主导品种质量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核心种源80%依赖国外进口。

规模化和智能化健康养殖技术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李金祥以生猪为例介绍,生猪出栏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仅有10%;繁殖和饲养技术的差距较大,我国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商品猪约16头,远低于欧美国家20~25头的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新饲料产品创制和饲料替代资源开发研究不足,尚未建立良好的草畜平衡技术体系,重点天然草原的牲畜超载率高达28%。

此外,我国初步建立了畜牧业标准体系,但标准缺失老化滞后、标准体系不够合理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草原生态、养殖环境、设施设备等标准供应不足,重大基础标准建设滞后,特色畜牧业标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当前畜牧业形势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我们工作的部署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意识,尤其是畜牧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担当,这就是国家给我们提出的使命要求。”李金祥说。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学会成立100周年贺信中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深化精准扶贫,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李金祥看来,在畜牧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面前,畜牧科技工作者应该迅速行动起来、联合起来,打一场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攻坚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意义巨大、任务紧迫。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无疑,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的切入点众多,但科技的作用不能被忽视。联盟理事长、北京牧医所所长秦玉昌介绍,联盟的宗旨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据介绍,在国家农业科技联盟框架下,北京牧医所联合10家中央级研究所,42家省级科学院、研究所或研究中心,9家推广检测机构,31所高校和36家龙头企业,共128家单位共同成立了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和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及公共安全,是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秦玉昌说。

“联盟的本质是机制创新。”李金祥表示,联盟建设,就是要解决各自为战、各地为战、低水平重复的科研弊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考虑,建立共享“一盘棋”、创新“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的畜牧生产科研全新工作机制。

他要求,联盟要按照“四个一”(一个产业命题、一个科学问题、一个项目支撑和一个运行机制)的建设要求,明确联盟机制创新的本质,理清联盟与学会、协会和产业技术体系等组织的关系,探索政府支持、任务牵引、资源共享、激励相容等利于联盟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定期磋商、开放合作、联合推广、利益共享等有利于工作推动的联盟运行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效率和质量。

2018年是联盟成立的第一年。秦玉昌代表联盟确定了2018年的重点工作,其中包括谋划重大科研选题,组织重大科技任务协同攻关;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共享平台;优化联盟框架,发挥联盟优势,共享数据成果;组织系列研讨,构建成果交易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转化模式。

会议同期,北京畜牧所举办了建所60周年总结交流会。据悉,北京畜牧所作为中国农科院成立时首批获得批准的五个研究所之一,60年来立足于解决国家畜牧生产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为我国畜牧学科发展一盘棋,解决我国畜牧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8-01-03 第6版 科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