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奥秘》,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本报记者 胡珉琦
宇宙之中,大脑,大概可以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复杂、最精细的体系。解开认知、思维、意识和语言之谜,是人类认识自然与自身的终极目标。21世纪是脑科学的世纪,理解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成为了当前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为此,美国、欧盟和日本先后启动了大型脑研究计划,而中国也并不打算落后,即将启动自己的“脑计划”。
为了让公众更加关心和理解脑科学研究,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的一群脑神经科学家合力撰写了一本科普图书《大脑的奥秘》,帮助读者去探寻脑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从科研到科普
近30篇文章,20多位科研人员和学生共同撰写,《大脑的奥秘》是神经所出版的第一本书籍,也是专门写给大众的普及性读物。他们知道,公众对于理解自然现象有着极大的需求。
神经所研究员王佐仁认为,除了大脑本身充满神秘之外,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脑疾病的关注自然也越来越多,例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抑郁症、自闭症等等。认识这些神经疾病的原理,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康复和预防发生的办法。
执行副主编曹发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近年来,神经所的研究人员已经在脑功能、脑疾病和脑技术方面积累了许多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对普通公众来说,很难有机会系统地了解科学家们的这些发现。
于是,2015年10月,神经所启动了这本图书的策划。曹发华从全所30多个研究组召集“写手”,从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到副研究员、研究员,均有参与。他们先各自确定文章选题,编委会再根据这些主题制定全书的框架结构。
曹发华表示,由于科学家只能在研究之余进行写作,组稿工作花费了近1年半的时间。其间,她还邀请了几位有写作经验的“老手”跟科普“小白”分享他们的心得。而为了保证稿件的准确性,负责相关研究的科学家和编委会成员还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核。
如何讲述大脑的奥秘
《大脑的奥秘》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脑发育与脑结构”“脑功能”“脑疾病”和“脑技术”。
为了激发读者的兴趣,作者们挑选的主题首先尽可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关联。比如,怎样的环境才能让大脑变得更聪明;脑袋是否越大越聪明;四肢发达,一定头脑简单吗;控制大脑,你能做到吗;脑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式;脑机接口、脑起搏器究竟是怎么设计的……
此外,他们还用文字“再现”了一些科学家研究过程中设计的意想不到的实验。
“悟空显身手,对镜贴花黄”就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利用照镜子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来研究自我意识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延伸出“标记测试”“橡皮手效应”“灵魂出窍”的实验来考验被试。
再比如,为了用进化上与人类尽可能相近的生物来构建自闭症动物模型,科学家第一次尝试改造了一只猴子,让它患上自闭症,并进行行为学分析,最终找到了一个新的潜在自闭症致病机制。
神经所所长蒲慕明曾经说过,科学发现的历史常常被忽视,甚至被扭曲,可实际上,知道科学发现是怎样产生的比知道这个发现更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大脑的奥秘》中,作者们也非常重视将历史上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脑研究发现的来龙去脉仔细道来。有揭秘“记忆求索之旅”的,讲述神经医疗历谜案的,还有人工神经网络开发中的天才故事等等。
通过这本图书,科研人员并非给出读者们确切的答案,他们阐述了自己尚且有限的认识,同时也告诉了读者他们所不能理解的。也许,知道什么是未知的比知道已知的更重要。
“小试牛刀”
事实上,如今各种媒体平台已经有了很多有关脑科学的信息,为什么仍然需要《大脑的奥秘》?
蒲慕明表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文章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且,在追求行文流畅、浅显易读的同时,尽最大可能避免误导读者。
不过,集合这么多位一线科学家写作科普文章,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说,科普文章的关键,是如何把一个科学发现或概念简化而又不失真,做到信、达、雅兼顾。而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工作,最重要的准则就是严谨诚信,如果为了达、雅而不能兼顾信时,就会碰到如何把握分寸的问题。
对他们而言,写科普文章确实比写学术论文困难,其过程挺“烧脑”的。蒲慕明认为,这也是一件具挑战性而且有意义的事情。“能把与自己科研相关的问题,写成让自己的孩子或父母也能看懂,且有所收获和体会的文章,也是一大乐事。”
神经所研究员仇子龙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尽可能通俗还要生动地解释那些专业的科学研究,这样的写作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都是不擅长的。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在通俗度上还没有完全达到大众认可的程度。”他坦言,《大脑的奥秘》也许更适合有一定知识背景的学生或者对脑科学感兴趣的读者。但这不妨碍脑神经科学家们继续写下去,因为,对大脑的探索远没有穷尽,他们想要说并且值得说给大众听的故事太多了。
《中国科学报》 (2017-09-22 第6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