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7/7/24 9:43:40
选择字号:
自动化所
分子影像为肿瘤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技术

本报讯近日,中科院自动化所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介入超声科合作,在分子影像应用于胰腺癌的介入光热治疗,以及应用于肝癌的分子标志物生物学机制研究两大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科研成果。相关研究进展分别发表于医学研究领域和生物材料领域的顶级期刊,成为实验室与临床医院医工交叉合作取得突破的典型范例。

实验室主任田捷介绍道:“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其手术切除率低,治疗方案(化疗、放疗等)疗效都欠佳,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光热疗法(PTT)作为新兴治疗方式,已经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然而,这种治疗方式存在光穿透性差,无法达到深部肿瘤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动化所团队与合作团队开展了一种可以局部介入式光热治疗(IPTT)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与临床上常用的125I放射性治疗相比,IPTT疗法的平均存活率提高25%,同时抑制了胰腺肿瘤的转移。“这种介入式光热疗法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策略。”田捷说。

肝细胞癌(HCC)全球发病率高,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即为中晚期,无法手术切除,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成为肝癌治疗的关键。然而,不足1 cm的肝细胞癌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分子标记物使得肝癌无法早期准确检测。因此,特异性标记物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延长生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解决这一难题,团队对GPC-3靶点进行深入研究,主要针对GPC-3靶点开展机理性探索,探究HCC细胞内多种生长因子及Wnt信号通路的调控方式,研究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以及GPC-3的转运原理,并针对GPC-3靶点用于分子成像及靶向治疗进行展望,团队认为具有HCC治疗的广阔远景,有望用于临床转化。(沈春蕾)

《中国科学报》 (2017-07-24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