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话线拨号上网的人,可能会羡慕用4G语音通话的人;而后者,则可能会对非WiFi环境下高清视频播放的高额流量费感到心疼。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这一烦恼将不再出现。
很多人对5G的理解,是它会比以前的网速变得更快。5G仅仅是速度快的“飞毛腿”吗?5G网络一旦铺开,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让我们去亲身体验一下。
数据传输中的“飞毛腿”
提起5G,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快”,数秒钟完成一部高清大片的下载,直播更是“分分秒秒无卡顿”。随着个人消费的AR/VR高清视频传输、社交直播的兴起等,当前视频产业从各个方面都在改变,视频如当年的语音业务一样,成为消费端必不可少的应用,快速的网络传输正在变成刚需。
越来越快的速度,不仅可以用于娱乐,更多是用于科学研究、工业商业应用等众多方面。例如,智能制造所需要的高清视频和图像实时上传等,就需要5G的高速传输来攻克。
在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一家公司展示了5G的科考应用:科考船上安装5G基站,一个潜水艇的上方用电线连着浮标,浮标可以接收和传输5G信号。潜水艇潜在海底,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就可以实时同步到科考人员的VR眼镜中,沉浸式地感受海底的画面。
5G到底有多快,在业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2G是骑自行车、3G是摩托车、4G是汽车的话,5G就是高铁。中兴展台工作人员说,目前中兴推动的Pre5G,就是通过安装新的基站,将4G网络的性能和能力整体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传输速率是现在的6~8倍。
快速响应中的“神行者”
在世界移动大会的展馆内,一个油门、刹车、方向盘等一应俱全的远程驾驶设备出现在中国移动的展位上。前方,三块电视机大小的屏幕上正在显示几十公里外的车辆行驶画面。
你只需操纵远程的设备,就可以在室内驾驶几十公里之外的“无人”汽车。5G的超低时延,让驾驶员即使不在车上,也能把方向盘、刹车、油门等的远程操作指令,瞬间传输到无人车辆上,实现真正的人、车、网的无缝衔接。
这是本次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上,华为与中国移动和上海汽车合作展示的项目。以毫秒级极低时延、近百兆上行传输速率,实现了间隔36公里的远程驾驶,向业界展现了5G将带来的全行业数字化转型革命。
这样的远程驾驶不是为了技术的“炫酷”。伴随着5G的商用部署,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会逐步渗透到公共车辆和商用车领域,并逐步推动整个智能交通体系的构建。
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介绍,自动驾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在物流、公共交通等。试想,在恶劣或危险的环境,比如说矿区、垃圾运送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或其他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采用远程控制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操作效率,还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实现更安全的作业。
万物互联时的“千里眼”
5G不仅仅是快。如果说4G主要实现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连接,那未来其实是把每个人和每个物连接起来的时代。万物互联中使用5G,发挥的就是它在实现海量连接时的“低能耗”功能。
例如,“抄水表”听起来是一个又费时间又费人力的工作,可一旦把千家万户的水表都智能化连上网络,就可以实现远程“智能抄表”。类似的还有智能停车、车辆跟踪、智能市政、智慧农林牧渔业以及智能穿戴、智慧家庭、智慧环保等领域,它们对大连接、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非常明确,正好是5G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中兴展台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比如说智能路灯,就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灯管的控制和监管,还能故障报警和单灯节能。这些公共服务的智慧化建设正在加速发展,最终形成真正的智慧城市。
未来,所有的家电都可能被接上网络“云端化”,井盖、管道、水电表箱都“智能化”。杨超斌说,未来的5G网络能提供相当于4G网络100倍的数据传输速率,也能缩短近5倍的网络时延,提供毫秒级的高度可靠的连接,并在单位面积内提供数百倍于4G的连接能力。
(新华社记者周琳 刘雪)
《中国科学报》 (2017-07-06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