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举行 |
聚焦国际听力学产业机遇与挑战 |
图为观众在体验一家名为Oticon公司的360°声音带航系统,这是一款全球首例可连接互联网的助听器。冯丽妃摄影报道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听力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于5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旨在搭建听力学领域的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听力行业的规范化与健康成长。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丹麦等国内外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主要围绕听力学发展、听力诊断与评估、后续康复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研究显示,听力损伤会影响人的头脑健康。”国际听力学组织成员、美国芝加哥IMH(最优听力创新)公司的Christopher Schweitzer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听力学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材料科学以及化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多、更加环境友好的选择机会。”
Schweitzer介绍,1977年以前,助听器在美国不被认为是医疗设备,听力学家被禁止销售助听器,因为那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40年后,美国食药监局开始解除控制,将允许柜台销售助听器。
我国由于年龄结果、劳动人口、计生政策以及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听力辅助技术的刚性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振生介绍,这对相关专业人员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听力师作为新的职业已经被国家收录,北京、福建等地也进行了相关补贴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设。陈振生表示,该领域在中央层面的补贴政策、听障者自身意识的觉醒、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和行业自律等方面仍存在挑战,亟待完善。
在此背景下,北京听力协会会长万敏希望通过全行业的“联结、团结”,推动行业更好地发展。
本次大会同期举办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听力行业展览会”,参展商数量比去年同比增长20%,内容覆盖听力辅助设备、配套产品、学术展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