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房敏婕 李熠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16 9:45:43
选择字号:
潘水根: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

潘水根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房敏婕 李熠璇

如往常一样,潘水根身着深色衬衣,衬衣的衣袖向上翻折。目光炯炯有神,言语清晰和缓,有一种儒雅的学者风范。尽管只有15分钟的时间,但金句不断,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上。

5月6日,浙江工商大学2017秩年校友校庆日集中返校纪念大会在下沙校区举行,该校2017“商李芳华”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获得者之一、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潘水根现场为校友们上了一堂课。

颠覆以往认知

“《静夜思》的作者不是李白而是杨贵妃,而炎帝和黄帝,皆为飞行器……”上完潘水根的通识课,同学们最大的感触就是“颠覆了以往的认知”。

“我突然觉得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按照潘老师的说法,我从小学的那些文学知识好像都被颠覆了!”刚上完课的学生小朱如是说。

1986年,浙师大毕业的潘水根被分配到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大学语文”。之后,又开了“中国文学名著导读”和“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两门通识课。

面对学生的震惊和半信半疑,潘水根并不意外,他对自己的观点有着坚守:“我的一些观点绝不是哗众取宠,它们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文本研究上的,只不过从古至今,有太多太多人云亦云的人,导致原本存在的真相被扭曲。而我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与大众认知截然不同的结论。”

正所谓:“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独到的见解、新奇的观点、严密的论证让潘水根的选修课“圈粉”无数。尽管在网上学生留言道:“不听课,考试是考不出的。谁会知道他的观点中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写的,李白的诗不是李白写的?”但每次通识课选课阶段他的课总是被迅速一抢而空。

先“推翻”再“重建”

“通过中国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再一次接触中国古代文学,为我以后的文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已经10年的小许表示,如果没有潘水根当年对他的思维“推翻”与“重建”,自己就不会对很多事情重新思考,更不会有后来在事业上的一些成绩。

而在潘水根看来,想让学生真正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还要靠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求。

回忆起自己与文学的缘分,始于大学时代。1982年,优异的成绩让潘水根选择了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汉语言文学。20世纪80年代的人相较于现在的人更纯粹,有一种“螺丝钉精神”。能上大学、能有一个环境好好读书,一定倾其所有。对于潘水根来说,那些能全身心浸润在书海中的日子弥足珍贵。读书,渐渐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学这条路,一走就是三十多年。

“从上大学时起,我就有这样一种想法:凡是我不知道的,我都要知道。主动去找各种各样的书,不分门类地去阅读,等到自己读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去选择自己应该读的书目。”凭借着这样的理念,潘水根在书籍中思考、在阅读中怀疑,为他日后的教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下一个“遇见”

“第一个‘遇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遇见,第二个‘遇见’是孙悟空遇到妖怪,第三个‘遇见’是在一个乌云密布的天空中突然间出现的UFO。”正如前些天,潘水根在校友课堂上讲的主题“遇见”那样,三尺讲台上的坚持,是为了下一个“遇见”。

过了五十岁后,从教31年的潘水根突然感到离退休越来越近。他给自己余下的教学生涯算过一笔账,一个学期中通识课总共400个学生,选修课100个学生,“大学语文”课有100个学生,那么一个学期600个学生,一年最多1200个学生。“如果我还剩下10年时间,也就只有给12000个学生上课的机会了。”每当想到退休前,能教授的学生最多只有12000个,潘水根就暗下决心,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跟学生接触的机会。

面对如今正在兴起的“网络翻转”等新教学模式,潘水根始终坚持以黑板、粉笔教学为主,每节课后满满一黑板的板书,沾满粉笔灰的手和衣服让他内心得到充实和满足。

“不断地进行探索,探索各种未知的领域,活到老学到老。希望学生们离开校园后,面对外面复杂的社会环境,永葆赤子之心。”这就是潘老师对自己学生最大的期望。

《中国科学报》 (2017-05-16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