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振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2 9:15:07
选择字号:
读中国大学何时成为荣耀

 

■金振奎

笔者常讲一句话:强国是教育出来的,弱国也是教育出来的。有人可能会觉得偏颇,但教育对国运的巨大影响毋庸置疑。因为靠知识灌输教育出来的人无所不知;以能力主导教育出来的人则无所不能。这种本质上的区别,对国家整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都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谈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最令人尴尬无奈也非常痛心的是,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学生选择出国读书,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小,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对此,每一位有责任感的老师都会有一个思之心痛的教育之问:我们的学生何时能以就读国内大学为荣?

笔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与美英等教育强国有较大差距的根源之一在于: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以贯之的“灌输型”教育方式。孩子来到大学后,学习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大学不过是中学的延续。整个教育过程都忽视了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能力。即使有的教师希望多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在知识面前早已习惯了“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学生也已经不能够自己动脑动手了。

灌输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有3个显著的特点,毫不客气地说就是“呆”“傻”“弱”——“呆”:上课、听报告提不出有深度的问题,没有奇思异想,习惯于被动接受,不活跃,惰性强;“傻”:不知道自己的擅长和兴趣,找不到明确的学生研究目标,很少有本科生读研是出于对某个研究领域的兴趣;“弱”:能力不强,遇事喜欢求助,而非想办法解决,毕业3到5年内不能独立承担科研工作。这种教育模式下产生的惰性,浸透到了社会各个角落,缺乏追根溯源的探究精神成为普遍现象。

这种教育方式不改变,创新人才培养就会事倍而功半,国家科教兴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就难以得到保证。

我们都知道,高校的第一任务本应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培养出成千上万会创新的学生,远比老师们自己创新贡献大。但现实是,大学里“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根深蒂固,一些教师忙于科研,顾不上教学。实际上,这是本末倒置了。

教学为什么得不到重视?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不少国内高校普遍热衷于追求大学排名,甚至专门研究排名的指标,以便对症下药,迷信高排名可以招来好学生,可以赢得国家投入。这些国内外的排行榜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是所谓科研水平,包括论文、获奖成果、高水平人才等。在高校里,教师职称晋级也主要是拼论文、拼科研成果。且不说这些评价体系能否真实反映高校和老师的科研水平,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却不关注教育教学的质量,不是咄咄怪事吗?

排名有无必要呢?很有必要,但评价指标需全面、合理、准确。很多人认为,如果不用论文、获奖数量等级等定量指标进行评价,教学和科研质量就不好定论。实际上并非如此,只是没有高度重视评估体系研究罢了。笔者的观点是,无论教学评估还是科研评估,不要过分注重过程考察,要直接对结果进行评价,考察教学就要全面深入地考察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考察科研就要直接考察科研成果,评估成果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经济或社会效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所以提教学质量最终要反映到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上,是因为我们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他会背几个概念,而是教给学生终身受用、永不过时、永不作废的技能,如创新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演讲汇报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社交能力、心理和身体素质。要达到能力培养这个目标,需彻底摒弃知识灌输型教育模式,而采用能力主导型教育模式,努力培养“研究型本科生”。

很多人认为,本科传授专业知识,硕士应用专业知识,博士创造专业知识。这种“三段式”培养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一个人的创造力高峰在30岁左右。据统计,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主要成果平均是在32岁时取得的。因此,具备科研能力越早越好,接触实际问题越早越好,因为创造是需要长期工作经验积累的。

如何培养“研究型本科生”?具体到理工科的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可以实施的举措应该包括: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彻底改革培养方案,针对各种能力,开设专门的训练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全面进行课程优化,学时分配和要求按知识型(基础课等)、知识—能力型(专业课)、能力型(大作业、实习、毕业设计、科技创新等)区分对待;改革课堂教学,少讲多练,提高授课效率;实习以研究型而非认识型为主;延长毕业设计时间至1~2年甚至更长,以便学生能进行研究能力的培养;鼓励自主申请创新课题,锻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撰写科技论文,锻炼提炼总结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学术活动,锻炼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协作能力等;采取有力奖惩措施,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重视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研究,因为上好一门课,每年受益的至少几十、上百学生,其影响远大于一篇科技论文。

十年磨一剑。如果从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开始,大学生就能在能力主导型培养模式下一步一步潜心修炼内功,那么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就能游刃有余、初露锋芒。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学生走向社会就不会眼高手低、陷入迷茫,大学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基石这句话才能讲得更硬气更有底气。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才有可能真正赶上甚至超越西方,留学热潮才能理性降温,更多优秀人才才会留下来,为我国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和动力。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7-05-02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