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也要有“小目标”,通过培养科研队伍和拓展开放合作等,让大科学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不久前,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P4(Protection level4)实验室,即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是唯一可研究埃博拉活体病毒的安全场所,这标志着我国又一大科学装置启用。
“大科学”的概念兴起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具有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实验设备复杂、合作形式多样等特点。国际空间站、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等,都是“大科学”的典型代表。半个多世纪以来,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催生了一批对人类文明发展意义重大的原创性成果,推动一些国家的科技实力实现整体跃升,影响极为深远。
随着科研实力的提升,我国建设了多个大科学工程,多个大科学装置相继启动建设,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贵州FAST射电望远镜……这些大科学装置成为我国科研耀眼的明星,也催生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然而也应看到,科研活动自有其规律,如果只有硬件投入,缺乏软件支持,往往可能只见物不见人,只开花不结果,高投入换不来大产出。
大科学通常以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为使命,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这是大科学的定位,也指导着大科学找准突破口,确保资源用在刀刃上。大科学要实现“大志向”,其在“软件”方面的“小目标”,如人才队伍、开放合作等,同样很重要。
比如,“只见机器不见人”的追求方向,对于科技发展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大科学除了要抓工程建设,还要发挥平台优势,培养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大科学往往立足于多学科交叉,辐射带动能力强,溢出效应明显。美国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就横跨4个研究方向,下设8 个科学中心,有各类职员3000人,客座研究人员常年保持在4000人左右,多位科学家凭借在此工作期间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
再如,开放合作是大科学的重要属性,因为大科学往往聚焦于最前沿、最复杂的研究领域,门槛高、难度大、周期长,一味闭门造车,势必举步维艰。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家间的科研交往空前密切,只有本着开放的态度,才能使大科学项目更好地融入到科学共同体当中。
大科学项目投资规模大、运行维护成本高,具有工程和科学的双重特点。尤其是从长远来看,大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科学”,这就需要以科学目标为导向,按照科学规律来发展。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要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不可忽视“小目标”,从而让大科学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