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艳杰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3/22 13:10:43
选择字号:
我和院士做“邻居”
记全国首个院士集聚园区青岛国际院士港

 

“院士是什么?”抛出这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很相似:“研究的都是高大上的东西”“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然而对家住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李家上流社区67岁的李会晓来说,“院士”这个头衔一点都不神秘,因为好多院士都是他的“邻居”。

2016年,青岛市李沧区打造了全国首个院士集聚园区——青岛国际院士港,作为与院士港只有一墙之隔的李家上流社区居民,李会晓以最直观的感受,见证了院士港从无到有、疾速前行的步伐。

在李会晓的记忆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李家上流社区还是李沧区最贫穷的村庄之一,人均收入不过六七百元,日子过得很艰难。

“村民要吃饭,怎么办?”在村支部书记李存业的带领下,村里发展起了集体经济,随后又借助李沧东部大规模规划开发以及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机遇,实现经济水平从低到高的转变。然而,经济虽然上来了,但不论是从区域位置还是从发展程度看,这里仍是老青岛人印象中的“落后区域”。

事实上,这种心态不只存在于李家上流,从李沧区全区范围看,由于区域位置偏北,比青岛南部沿海城区的经济总量少了一半,在不少人心中,李沧区“虽有主城区之名,却无主城区之实”。

“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打破常规‘绝地反击’,通过高端人才带动区域发展。”李沧区区委书记王希静分析说,院士属于人才的塔尖,院士背后都会有一批博士、有一批研发团队、有主导性的研发项目,立足这一基调,李沧区提出要建设一个“院士港”,让全球最高端的人才在这里集聚和流动。

“院士能看上咱们这儿?”“试了才有机会,不试永远没有机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李沧区很快调整了一个商业楼盘项目的“船头”,通过整体布局,创新性地为院士“量身定做”出一个集科研、工作、生活于一体的结合体,连同配套的人才引进、奖励资金、居住落户、融资服务等优惠政策一起“倾囊而出”。不到两个月,加拿大神经领域方面的专家王玉田院士就决定落户院士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后,也当即拍板表示入驻。

“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产业优化。”2017年1月,首个入驻院士港的团队——周寿桓院士团队研发产品已经开始走向市场,按照目前的推进情况,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完成5000万元以上;而袁隆平团队研发试种的海水稻,也有望在今年秋天端上青岛市民的餐桌。截至目前,已有20位来自国内外的各领域领军院士签约入驻,上百个有意愿的院士团队前来考察。

“院士港最大的创新在于它不仅关注院士的科研创新,也关注院士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质量,而且配套政策的落实短平快,不拖沓不推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天定说,这个项目对李沧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院士港更像是一个区域性的符号,给全区人民带来一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示范效应。

事实上,院士们集聚李沧区,不仅让该区看到了培育千亿级产业链的可能性,而且随着越来越多院士的到来,王希静还提出了“院士进社区”的设想:“院士和他的团队都是高端人才,今后我们还要组织院士专家进社区、进校园,通过举办院士论坛、开讲座等多样化的形式,让院士充分接地气,形成创新的集聚效应,让创新思想在这里汇聚、交流、碰撞、融合,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

(本报记者 刘艳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