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天琪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发布时间:2017/3/17 20:40:57
选择字号:
专家:“国家中心城市”角逐应回归理性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都提交了把所在城市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议案或提案。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孙维提出议案把西安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全国政协委员沈健继续呼吁南京应该成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名额也让很多城市的领导心急火燎。比如前不久青岛市长呼吁“创造更多条件支持青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最近又曝出济南市委书记“坐不住了”,表示“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

让这些地方领导着急的是,目前多个省份都在“举全省之力”争取国家中心城市的份额。根据爆料,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是12个的可能性比较大。目前已经有8个城市被确定,剩下4个名额花落谁家?这让很多地方心急如焚:再不上车就来不及了。

强调辐射带动作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高国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得到中央批复的有关国家中心城市数量及具体城市名单。

“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住建系统在城乡规划当中对城市规划的定位,主要针对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后来发改委系统开始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尤其在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过程当中,又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在推进城市群建设时,城市群当中明确了若干城市作为国家级的中心城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这样讲述国家中心城市的由来。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了“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告诉记者,国家现在对城市发展的总体把握是严控两大、激活两小。“也就是说严格控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激活小城市和小城镇。”

高国力、方创琳、贾若祥一致认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国家中心城市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是要发挥它对区域发展的核心和引领作用。”贾若祥认为,无论从城市群还是经济区的角度,作为中心城市,应当在交通、产业、经济等方面发挥核心的示范作用。

“中央出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为打造一批具有明显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城市的宗旨,提出了要建设一批国家中心城市。其用意是选择一批具备条件和潜力的城市,让它们利用这个平台发展得更快、更健康,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或者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高国力说道。

方创琳认为,国家中心城市要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具备诸如跨国公司总部的集中地、国际金融中心、创新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条件。”

不过方创琳也承认,为了照顾到地区发展的差异,国家中心城市也应当成为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的撬动点。“国家中心城市的遴选应该考虑地区平衡,如果严格按照条件来划分的话,东北和西北的城市很难进入国家中心城市的范围。应引导欠发达地区通过国家中心城市集聚和发展,通过国家给予国家中心城市的倾向性政策和资源来拉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我个人倾向于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适度地向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倾斜。”

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和特点

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和特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专业的专家会有不同的分析。

从新型城镇化合理格局的角度来看,方创琳认为,国家中心城市要带动周边更大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形成一种吸纳和交流效应”,然后拉动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发展。“更大范围来讲,就是成为其所在范围内的战略支撑点。”

“具体来说,国家中心城市首先要有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交通便捷高效,联运能力较强。第二,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在国家层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或竞争力。在全国来看,它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产业体系等应当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第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还要考虑其对周边和全国其他同类城市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功能。既可以是科技创新方面,又可以是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也可以是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方面的,等等。总之,要有这方面的条件、能力或潜力,才能胜任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高国力解释。

高国力强调,横向地看,国家中心城市应当是综合性的,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因素;纵向地看,国家中心城市要具有战略特点,要对城市的发展历史、现在的发展状况、未来战略层面的潜力和前景综合考虑。

理性看待,注重城市发展实质

国家中心城市的入选城市应当是在国家级的战略和规划当中得到体现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在大区域范围之内发挥它的比较优势,通过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带动城市群,带动整个大的经济区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成立之后,对于发挥城市的比较优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潜力,能够在更大范围发挥引领和核心带动作用。”贾若祥说。

按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大小,方创琳认为可以将城市的等级划分为世界城市、国际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还有发展的潜力和可能,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世界城市。这种金字塔型结构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仅观照现实,还观照未来。”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肖金成最后提醒,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各城市要理性对待,注重城市发展的实质。“我们要客观评价城市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关心‘名号’,关键是看城市在整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如何。”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