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陈一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7/3/9 8:50:33
选择字号: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用荧光寿命为原油勘探提供新依据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陈一)记者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肖贤明研究团队在原油密度计算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塔中地区油气源对比和勘探评价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石油包裹体是地质历史中矿物捕获的微量油气流体。目前,传统方法技术难以准确估算包裹体中的原油密度。肖贤明团队研究员刘德汉等人,测定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不同原油密度的平均荧光寿命,得到了原油密度与原油平均荧光寿命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据此计算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合线附近3类具有不同荧光特征的单个石油包裹体的原油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别对应早期捕获的低成熟原油、第二期捕获的成熟阶段的中质油以及第三期捕获的高成熟轻质油。

《中国科学报》 (2017-03-09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美丽的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