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立迁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3/3 10:01:39
选择字号:
时评:小心“精准挖人”伤了高校“筋骨”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中,高校更应做的,绝不是竞相开高价码“挖抢”人才,而是以开放的胸襟和浩然之正气引领发展之路。有胸怀,方能汇大师,聚英才;有正气,乃学术本真,方能久远。

一份新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日前引发广泛关注。虽然此榜单并非首次发布,只因该榜单清晰列明了1776位进入高被引学者的姓名、所属学术领域及其所在工作单位,且日渐作为识别、衡量一名科学家在其研究领域内是否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其价值更显非同一般。

荣登榜单的学者,自然成为大家心目中“响当当的人才”。依这份榜单的“独特功能”,高校可实现按图索骥式“精准挖人”,新一轮人才争抢大战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于是,当前高校“敏于挖抢”人才的现象浮出了水面。其成因所在,多源自高校经营理念中潜隐的商品意识,出自决策者走偏的政绩意识,系于揠苗助长式的赶超思维。与此同时,也愈发暴露出一些高校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确实存在着较为僵化的人才制度和亟待改善的用人环境。

高校“敏于挖抢”人才之举,有违发布此榜单之初衷,也无助于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无益于学者成长的“诗意栖居”,远未达到其行动所指向的美好愿景。其一,一些高校从他处不惜重金“挖抢”到大量人才,貌似站在了人才争夺的制高点。实际上,却愈发显现出重“显绩”而轻“潜绩”的盲动,越发彰显其“物化”而非“人学”的错位,难以真正形成汇聚人才的高地。其二,外来人才成“红花”,视为英才,学校允诺各种待遇,给予各项优惠,可能引发现有教师的不甘和排斥。其三,人才的流动与成长往往是一个自然过程,而非一日之功。人才竞争终归应起于秩序和规则,更加合乎人的“合目的性”,而非野蛮掠夺式的侵占、挖空心思般的公关,否则难免伤及高校健康发展的“筋骨”。

当今社会,知识创新的声浪日甚一日,人才资源的竞争亦是高歌猛进。人才已然成为高校第一资源,历史也一再明证:一所高校的勃兴,绝对要凭靠一代又一代的名师硕儒,倚重一位又一位的学术巨擘,故而他们委实才是高校理应珍视有加的真正人才。应当说,与其四处提防、提心吊胆人才外流到他处,倒不如回归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这个原点上来,并奉其为圭臬,用好人才、珍视人才。这里所言“待遇留人”,并非单单指丰厚的薪酬,而更是内化于心的福利。这种福利应该可以这样形象地描绘:一位老师为在这所高校工作而感到荣耀,只因其能充分享受到学校带来的成长空间。“事业留人”则侧重体现为如何用好人才,使其成为与学校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之一员,发挥团队聚才效应,高扬敬业乐群的事业执着精神,把人才提升到人生更丰富、更崇高的境界,走向学术自由之境,放逐科学高峰之梦,实现知识创新增值之目的。而“感情留人”更加考验高校人才管理部门和工作者的智慧。高校应积极搭建起完善的人才政策和宽松的成长环境,识得人才所需所求,解决其后顾之忧,将学校的温情滋润其心田。譬如通过在校培养而凝聚起回归之同心;订立贴心周到的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配套服务。

风物长宜放眼量,单纯期望挖人就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足取。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中,高校更应做的,绝不是竞相开高价码“挖抢”人才,而是以开放的胸襟和浩然之正气引领发展之路。有胸怀,方能汇大师,聚英才;有正气,乃学术本真,方能久远。同时,还应切实转变人才观,超越那些仅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的浅层次的单向流动,秉持绿色共赢的发展理念,顺应“互联网+”式的人才共享新构,通过远程移动、互联互通而网罗大批超一流人才,以实现更多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共享。近日,科学家在线从大数据视角,以2006—2016年间成果产出的科研人员为对象,绘就了一份“科研人才地理分布全景地图”,不失为构建了人才共享的立体图景。

(作者张立迁 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