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千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3 10:20:13
选择字号:
花儿为什么这样蓝

 

■郑千里

【蜜蜂对白、黄二色最为敏感,而蝴蝶则更善于辨别鲜红的颜色。】

五十岁以上的人们,大多都看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从真假古兰丹姆与少数民族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该电影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伪装古兰丹姆的特务斗智斗勇,最终打败了潜伏的特务,阿米尔和古兰丹姆得以重逢的故事。

我看到这部1963年由长影拍摄的电影,已是1978年的春天,记得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杨排长那一个极具号召力的眼神、那一句极有人情味的话:“阿米尔,冲!”

如果杨排长鼓励阿米尔大胆冲去的只是敌人,我和相当多的同学可能都会记不住,但杨排长煽动阿米尔冲去的是古兰丹姆,让他向自己的心上人大胆示爱,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同学都看得如痴似醉。

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当然也会因其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而热血沸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1978年的春天,是“文革”坚冰开始逐渐解冻的春天,也是科学姗姗来迟的春天,“阿米尔”们不仅大胆地冲向了“古兰丹姆”,也大胆地冲向了许多原有的禁区。

爱情有禁区吗?爱情的禁区都是什么?

不仅《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重新见到天日,连约翰·施特劳斯也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舞步,《蓝色的多瑙河》开始攻占所有的广播电台。

红色,不再是革命者革命的专属;蓝色,也开始堂而皇之地抛头露面。

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即便那个到处火红的革命年代,为什么人们的衣着却不是大红大紫,除了解放军军装的草绿色,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蓝颜色或者灰颜色,以致被西方人士蔑称为“蓝蚂蚁”和“灰蚂蚁”。

在那个火红革命的年代,谁要是浑身上下披挂起鲜红的颜色,即便不被揪去游街批斗,恐怕也会被视作神经不正常。

及至打倒“四人帮”后不久,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大街小巷真的就风靡起红裙子了。

无从揣度铁凝敢为天下先,创作的灵感究竟来源于何处,也许她那时已看过电影《叶塞尼亚》,受吉普赛姑娘叶塞尼亚热情似火、奔放和开放的启蒙开悟。叶塞尼亚身上的一袭大红裙子,无异一面大胆向男人示爱和挑逗的鲜红旗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主席也非常浪漫地谆谆教导我们,色彩不要过于单调。

花朵的鲜艳红色,是红太阳一般热情的色彩,它既强烈、奔放,又高亢、激昂,令人血脉都为之而偾张,精神振奋,朝气蓬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心悦诚服地赞叹,一边却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道理的解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花难道只为英雄而开,只为英雄而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大致是由花儿本身的物质基础所决定。

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在其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花青素属于酸性时,花和叶就呈现红色,酸性愈强,其颜色也就愈红。当花青素属于碱性的时候,花和叶就会呈现蓝色;碱性较强时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而当花青素呈现中性时,花和叶则是紫色。

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由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显示出来。

植物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蓝色的花朵并不比红色的花朵少多少,只是处在北半球的蓝色花朵较少而已。花朵各种绚丽鲜艳的颜色,其实都是其传宗接代的秉性本能使然,需要吸引传粉的昆虫的眼球注意。

也就是说:火辣辣地招蜂引蝶,是花朵的天性使然、基因使然。

植物学家把花色分成为8种,研究发现:其中白色花、黄色花和红色花居多。这是为什么?适者生存,因为白、黄、红三种花朵的颜色,比较容易为传粉的昆虫所辨认,其中,蜜蜂对白、黄二色最为敏感,而蝴蝶则更善于辨别鲜红的颜色。

在北半球的大地原野上,植物的花朵似乎比较含蓄,往往更多呈现的是黄色、白色、紫色或者蓝色,因为在相对寒冷的那里,昆虫对鲜红颜色的辨别能力较差。而在靠近热带和亚热带的地方,花朵更多的是鲜红色,因为在这些气候比较暖和的地方,有着善于辨别鲜红颜色的蝶类和蜂鸟。

植物的花朵虽然颜色大相径庭,或是姹紫嫣红的妖冶,或为蓝色妖姬的妩媚,却没有“迷彩服”一般的斑驳颜色。

究其原委,大概是花朵们虽然竞相斗艳,为勾引蝴蝶和蜂鸟为其授粉,争宠夺爱的连续剧在无休无止地上演,但却都不太希望生灵涂炭,发生殊死的战斗乃至于战争吧?

花儿们,植物界里勇敢的阿米尔们,为了你们追求的真挚爱情,也为了你们需要繁衍的子孙后代,冲!

《中国科学报》 (2017-03-03 第7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