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天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2/18 9:53:07
选择字号:
研究生做科普:兴趣与培养缺一不可

 

研究生做科普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环节中时需要广泛征求相关领域机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意见,以求效果最优化。

■本报记者 韩天琪

为贯彻十九大精神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中国科学院印发了《关于在我院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科普活动学分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全国第一份关于在研究生中实施科普活动学分制的示范性文件。文件出台后,中国科学院超6万名研究生将新增科普实践课程并计入学分。

《通知》中规定,此次科普实践课的类别为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并实行首席教师负责制。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可以自主设计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科普实践课程包括科学教育、科普创作和科普活动、志愿服务三类,并规定了具体的课时和学分数。

“现在国家意识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科普培训要注意方式方法

据李大光介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科普培训有多种多样的方式。“美国对大学生、研究生进行科普培训项目已经有大概30年历史了。培训项目大多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伦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课程放在一起。现在美国至少有100项以上的科普培训项目,主要在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课程形式有在一门课程中安排几次关于科普的讲授,也有计入学分的专门课程。”

此外,美国和英国还在科学家当中进行科普培训项目。“美国由科学促进会组织,时间从半天到一个星期不等。培养的对象是科学家,而讲授者是媒体人,包括电视台科学节目的制片人、报社科学报道方面的记者和编辑。每年报名人数非常多,一年中会有十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报名参加培训。”李大光提示,英美国家的科普培训项目形式多样,受众从学校的学生到博物馆工作人员再到科学家,可以说非常广泛。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杜新豪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引导、鼓励在校研究生关注科普事业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要从效果的角度多注意方式方法。

学分制如何落实

李大光强调,研究生做科普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环节中时需要广泛征求相关领域机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意见,以求效果最优化。

《通知》提出,科普实践课程包括科学教育、科普创作和科普活动、志愿服务三类。其中,开发和实施科学教育类课程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开发课程开展教学。参与者在首席教师的指导下,每3至5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除完成中小学科学教育类课程的开发以外,还要完成20个课时的中小学教学任务。

开展科普创作,组织科普活动则要求参与者利用40个课时左右的时间,撰写原创性科普文章,开发科普视频,组织系列讲座。选课研究生需要完成4篇能够达到发表水平的原创科普文章,或制作2部3~5分钟的科普微视频,组织5次科普公开讲座等。

而参与志愿者服务则更加强调社会实践的参与,包括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在内,选课研究生需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国家和中科院组织的科普活动,并且服务时长不低于40个小时。

针对此种课程要求,杜新豪表示,科普确实需要一定的训练,如果出台一系列鼓励、奖励、支持政策的话可能对实现课程落地更为有利。“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兴趣,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学分的话,不排除有学生为了应付而糊弄,实际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在大规模实行科普活动学分制之前,可以由学校里从事科普教学的老师进行调研,最好是先从试验班开始,试验1~2年的时间,然后正式开始实施。”李大光建议,由于研究生的科研任务本身比较重,为了避免他们应付差事从而影响科普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最好能够制定合适的、容易实现的教学方案和目标。“比如以大课的形式进行讲授,计入学分,每个选修的学生需要提交作业。如果能在作业中挑出一部分优秀的,可以推荐在公开媒体发表。实践活动可以由专业老师带队参加一些科普项目的评估和设计。这可以由团队操作,完成之后给予评价。”

科普队伍建设是根本

科普队伍的后备人才究竟是未来的科学家还是科普专业从业人员?对此,杜新豪表示,科学家在科普领域更受欢迎。

李大光也认为,“目前科学家做科普的可能并不多,但真正愿意做的人会做得特别好。”李大光说,国外的经验表明,在科学家发自兴趣愿意从事科普时对他们进行培训的效果更好。“英国皇家学会和美国科促会都是在科研人员成为比较成熟的科学家同时又有科普的兴趣时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者不是学校老师,而是媒体。后者知道怎样的表达方式才能让公众听得懂。所以说,科学家做科普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科学家的兴趣,二是给予他们实用的培训。”

对于科普专业的学生而言,李大光认为,学校科普专业的教学不符合科普机构的需要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根本问题在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据我所知,科普专业的研究生只有五分之一,甚至更少,在毕业后从事与科普相关的工作。市场需求少对教育的影响更大,学生如果在一入学就知道这个专业将来不好找到对口的工作,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影响。”李大光强调。

李大光呼吁,科普机构需要转变用人机制。“很多专门从事科普的机构认为只有理科博士才能从事科普工作,而实际上,科普也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需要懂得社会学等专门领域的知识,可以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中国科学报》 (2017-12-18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