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经常被提起,但一些人更多地是想共享别人的数据。我们在国际科技合作中更多的应是‘给予’而非‘索取’,这样成员国就更愿意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中来。”日前,在第二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举行期间,会议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郭华东认为,中国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是比较先进的,我们的卫星数据可以与别人共享。像中亚国家、非洲国家等都愿意利用中国的数据做科学研究或规划。
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的对地观测技术十分感兴趣,他们还学习中科院模式建立了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中心”。中国不仅为它提供所需数据,进行人员培训,而且还向他们赠送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现在,中国国内有三个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分别设在了北京密云、海南三亚和新疆喀什,可以接收亚洲70%面积的卫星数据。而吉尔吉斯斯坦利用虚拟接收站,通过网络也能接收卫星数据。
郭华东认为,中国现在是遥感技术大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给予”的理念与相关国家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郭华东说,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等特点,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我们将通过构建地球大数据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学、开放和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决策支持,为解决区域及全球发展问题提供支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