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数最新数据显示:随着企业日益缩减内部科研活动,为了分担科研重负,他们与学术和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在激增。12月7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7自然指数—企业科研”报道了这些新发现,对企业机构变化中的科研角色进行了调查,揭示了学术研究部门因此而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转向高质量科研的变化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益。
此前有研究表明,企业科研产出呈长期下滑状态——这在各产业部门都很明显,从电子到电讯行业,直至制药行业,且与研发投入的减少是同步的。1980至2006年之间,美国企业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上的投入占总体研发资金的比例由26%降至22%。杜克大学的调查发现,1980年美国公司年均发表29篇录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论文,到2006年已减至12篇。
虽然企业整体科研产出在下降,但自然指数数据显示,过去5年,该指数所追踪的企业与学术或政府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数量增加了1倍以上,由2012年的12672次増至2016年的25962次。同期,自然指数所追踪的企业论文有近90%都有来自学术或政府科研机构的合著者。增刊指出,这种朝向产业—学术合作的转型有助于扩大科研范围并提高学术生产力。
同时,随着产业—学术合作的上升之势,学术机构本身也日益关注应用研究。美国大学的专利申请量在增加,由1996年的2266件增至2014年的5990件。美国大学孵化的初创企业数量也几乎翻了一番,由2001年的400家左右增至2013年的近760家。与十年前相比,有更多的专利引用了科学和工程文献,但被引论文仅有少部分为企业作者所著。
自然指数2012至2016年期间的数据显示,在指数所追踪的全球企业科研成果中,美国企业贡献了近二分之一(49.25%),日本位居第二位(10.65%),其后为英国(6.07%)、中国(5.03%)和德国(4.99%)。
如按照企业科研产出占所在国全部科研产出的份额计算,瑞士以其领先的制药公司而位居第一,占3.73%。日本以3.34%位居第二,其后为韩国(3.18%)、美国(2.76%)和英国(1.83%)。
华大基因(BGI)位居全球第十二位,是中国排名最靠前的公司。此外还有四家来自中国大陆的公司位列全球100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烽火科技集团。
增刊还根据2012至2016年期间的双边合作分值,列出最具成效的产业—学术合作关系。诺华公司与巴塞尔大学、与哈佛大学的合作分别居于全球第一、三位。三星公司与成均馆大学的合作位居第二,华大基因与哥本哈根大学的合作位居全球第四。 (冯丽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