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泰来 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1/3 20:44:24
选择字号: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创新引领突破 “新星”领跑未来

 

成为中国卫星的一张“创新名片”,一直是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坚定追求。

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从2003年12月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挂牌之日起,不到14载光景,这里研制出品的微小卫星已有22颗成功升空,目前还有30颗正在研制。

但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总是谦虚称自己为“小卫星”。这个不到600人,平均年龄才31岁的年轻团队,却已是屡次被习总书记报告“点名”的航天新星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的相继问世。其中的天宫二号伴随卫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都是由他们研制完成。

坚持创新 让“小卫星”领跑世界

这是中科院第一个创新研究院,正式挂牌还不到2月,但他们却有一面硕果累累的“卫星墙”,上面挂满了由他们研制发射的22颗卫星。

这个年轻的机构与团队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为承担国家重任的航天科技 “生力军”,未来他们又将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怎样的力量?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再一次走进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理念创新让我们做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技术创新让卫星的性能不断优化,而管理创新降低了卫星研制的成本,也缩短了研制周期。

两年前,中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在西昌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区域走向了全球。去年9月,我国启动实施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工程,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承担首批多颗MEO卫星的研制。一张提供更高精度定位和更佳导航服务的卫星大网开始编织。“北斗三号实施一箭双星发射,到明年底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林宝军自信地表示,“我们现在一年可发射15颗到20颗卫星。”

技术创新 引领团队敢为人先

“以前做卫星,都是先把国外的数据找来做分析。如果美国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一般就不碰。这种固步自封,是我们首先要打破的。”林宝军介绍,正是这样“敢为人先”引领着“小卫星”团队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大任务面前敢于“技术创新”。

在研制暗物质卫星时,设计团队提出了以载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相当于根据“货物”大小来定制“货车”尺寸。最后,整颗暗物质卫星重1.8吨,其中载荷1.4吨,平台只有450公斤,完全颠覆了过去卫星的载荷与平台比例,却也打造了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截至2017年10月7日,“悟空”已绕地球飞行9680圈,探测宇宙粒子34亿个。

在2011年接手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总体设计时,为更精准地监测全球二氧化碳,这支团队主动请战,提出了全新的观测模式——不断调整身姿,改变姿态机动速度。

“我们也可以按部就班,但更愿意接受挑战,突破传统。” 碳卫星项目副总设计师张永合说,“这个团队很年轻,脑子里框框少,一心只想着如何设法为科学家带回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数据。”

最终这支团队不畏挑战,埋首攻关,在2013年就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2016,年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

机制创新 激发年轻人活力

去年12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中科院“率先行动”首批四类机构改革验收中唯一全票通过且排名第一。这次改革持续了26个月,期间发射了13颗卫星,占到该研究院成立14年发射卫星总数的68%。

正是这场“真刀实枪”的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小卫星”的创新热情。

对内,创新研究院在新一轮的竞聘中,每个员工“全体起立,重来一遍”;研究院按照任务的不同,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实行分层分类考评体系,实施末位淘汰。对外,研究院扩大外围,打破藩篱,与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强强联手,集中优势力量完成大任务。

机制改革让“小卫星”轻装上阵,也把更重的担子交到了年轻人的手里。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采取以老辅新,老中青相互协作的“大兵团”作战方式,让很多刚刚进入小卫星的年轻人承担卫星研制任务,有经验的老同志负责保驾护航、传经送宝。传统科研机构需多年培养一个主任工程师,但在小卫星,有些刚工作几年就被任命为主任工程师。

“2015年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开机,负责这颗卫星总体研发的小卫星团队共81人,其中75%是“80后”,61%是“85后”,从未有任何卫星研发经验的人占了大多数。”林宝军告诉记者,“小卫星”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挥磁场效应,让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为了实现自己的科研梦加入这支年轻的团队。

整装待发 小卫星拥有“大未来”

高13米、近2000平方米的总装厂房里,技术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林宝军介绍,这两颗卫星的组装基本完成,下一步要做的是真空试验,模拟天上的真空环境;以及力学试验,模拟火箭发射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等等;另两颗卫星万事俱备,已放入屏蔽暗室里,待命发射。

整装待发的不仅是他们研制的卫星,还有“小卫星”已向未来预支更大发展空间。按照规划,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卫星批量生产制造和商业化航天布局到上海临港地区,为上海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林宝军说,今后还希望引进市场机制,让创新带来的技术发展,产生更大辐射效应。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