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的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征集技术方案汇报会在上海召开。这标志着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复兴号”家族将增添新的成员。
看到这条消息,很多人会有疑问:上个月“复兴号”刚刚提速至时速350公里,而且运行平稳、广受旅客欢迎,上座率高达95%。有了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动,为什么还要研发速度更慢的动车组?
不同速度等级基于多样化需求
在中国已建成运营的2.2万公里高铁线路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按350公里时速设计建造的。没有全部上到最高速度标准,是基于成本、客流量的综合考量。
从时速250公里提升到时速350公里,高铁线路的造价、动车组的造价、日常运营维护成本都会有30%到一倍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些最终也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票价上。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看来,中国高铁有250、300到350公里的不同速度等级,确定开行什么样的时速,要根据不同的基础设施、不同的出行需求、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综合考虑。
就京沪高铁来说,京沪高铁客运量大,且旅客对时间要求更高,提速既能提高出行效率、节约出行时间,也能为沿线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其他高铁线路是否满足同样的条件,要具体分析。
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表示,不同城市的客运量需求不同,对速度和价格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京沪高铁拥有更为充分的提速理由,但我国中西部大部分省市的铁路客运量相对较少,研制时速250公里的“复兴号”更加符合当地情况。
这就与有了高速公路还要有国道、省道、县道甚至自行车道,有了地铁还要有公交车的道理是一样的。实际上,我国不同地域的旅客对火车的需求差异极大。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铁路部门开行了“人猪同行”的列车,方便旅客把猪赶上火车拉到县城去卖;而在松辽大地的城镇乡村间,一列列“站站停”的“慢火车”目前仍广受欢迎。
如果扩展到世界范围来看,对于铁路性价比的考量将更加多样化。在国际上,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综合国力和政治意愿同时满足时速350公里高铁建设的国家其实并不多。中国目前走向海外的铁路装备,大部分仍然是地铁和普速列车,尤其在非洲国家,还停留在时速100公里的级别。
孙章表示,时速350公里及以上的列车更适合幅员辽阔或相对富裕的国家。对于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来说,引进时速350公里及以上的列车并不能完全发挥速度优势,随着成本的提高,性价比会明显下降。在他看来,研制时速250公里的“复兴号”也是我国高铁迈向系列化、走向全世界的其中一步。
研发“复兴号”意义何在
在2011年高铁降速之前,中国曾有包括京津、郑西、武广、沪杭高铁在内的4条高铁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也就是说,“和谐号”在6年前已经能跑350公里时速。那么研发“复兴号”的意义何在?这一疑问,从今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命名“复兴号”以来就广受讨论。
“我们需要一次完全自力更生的基于需求的正向设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波告诉记者,“复兴号”在5年的研发过程中一直被称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其实已经隐含了它的使命。
我国现阶段高铁技术发展的起点是2004年后引进的1型车、2型车、3型车和5型车四种不同技术平台。后来,我国“消化吸收再创新”造出了自己的高铁“和谐号”,但是,有一个问题仍然没能解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悦明介绍,“和谐号”没有做到标准化统型,不仅司机操作台不同,车厢定员座位数与布局不同,有些车甚至车厢连挂处的高度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如果车型不同,也不可能重联运输。甚至如果某节车出现故障,临时调来的车经常会出现“挂不上”“缺座位”的情况。
此外,因为车型标准不统一,车站要备有各种备用车,检修车间要备齐各种车型的零部件,甚至司机也要学会各种车型,重复建设情况严重。
为此,自2012年开始,我国启动了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研制工作。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标准”,意味着今后所有标动平台列车都能连挂运营、互联互通。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
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创新方面,“复兴号”也有着跨越式的进步。对乘客来说,“复兴号”比“和谐号”多出来的是更高的空间、更小的噪音、更好的平稳度,以及USB、WiFi、照明等人性化设计。但在这些背后,则是84%的中国标准、50%的寿命提升、17%的人均能耗下降等5年探索积累下来的诸多创新成果,代表着中国高铁的最高水平。
有了“复兴号”,未来还会有什么
与350公里速度级别的对比大致相同,此次研发的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与既有“和谐号”相比将实现四大突破。
一是实现全面自主化。其软件、硬件全部实现自主设计、制造或选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是性能提升。动车组运行阻力、能耗、噪声等指标更优,安全监测更全面,车辆使用寿命更长。三是更加智能。实现动车组智能化状态监控、维修、服务。四是采用中国标准。结合中国铁路运用环境、运用需求,实现列车操纵、运用及检修维修的统一,不同厂家动车组可以重联运营。
据悉,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动车组列车制造企业,已经向中国铁路总公司递交了时速2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应征技术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将组织确定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方案,开展样车研制工作。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动车组技术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相关企业将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平台基础上,持续开展科技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研制不同速度等级、适应不同环境需求的“复兴号”系列产品,二是提高动车组列车安全、节能、智能化水平,提升运用品质。
也就是说,我国铁路将更加注重安全、经济、智能、舒适、绿色——通过研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铁路技术装备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通过研究应用信息新技术,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服务水平;通过研究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铁路安全生产防控能力和决策科学化水平。
据透露,目前,我国已启动了时速350公里速度级16辆编组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250公里速度级中国标准动车组、时速160公里速度级动力集中电力动车组及京张高铁智能列车的研发工作。未来,我国将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为平台,根据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设计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车组成套技术和产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
(本报记者 陈恒)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