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财(中)
■本报记者 陈彬
1974年,21岁的河南小伙儿郭天财被推选为工农兵学员,“保送”进入到了河南农业大学。当时的他或许并不会想到,在此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会和这所农业院校结下不解之缘。
1977年,郭天财毕业留校任教,到今天已经整整40年。在这期间他从一名年轻老师,成长为我国小麦栽培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同时也成为了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师者,而就在他从教40周年之际,郭天财获得了2017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称号。
“差距咋就这么大哩”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郭天财继承了中原人民朴实、爽朗的性格,他也把这种性格用到了日常教学中。
“给学生讲课,我很不喜欢‘打官腔’,我喜欢用一些通俗的话,把深奥的道理讲出来。”作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的副组长,郭天财其实是有资本对着学生“打官腔”的。不过另一种话语体系占据了他的生活。
原来,郭天财每年都会到基层作大量报告,面对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他需要用最朴素的语言,把小麦增产很深奥的农业知识与技术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还要听得津津有味。几十年的磨炼,早已让郭天财对这套话语体系驾轻就熟,他也将这种讲课方式运用到了课堂。
郭天财并不否认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学生,在课堂上更难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但他自有一套方法。“作物栽培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因此,我坚持将实践内容和课堂理论相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此外,郭天财还是一个比较注意调节课堂气氛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时不时地插科打诨,偶尔的两句调侃,常常都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倍增。
比如,此前郭天财曾主持创造过亩产821.7公斤的全国冬小麦亩产最高纪录,而河南当地冬小麦的平均产量是430公斤左右。当向学生讲述这方面的知识时,这位年过花甲的老科学家就会模仿一下春晚上某小品的经典台词:“同是一个天,同是一块地,同是一个品种,产量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哩?”
一阵笑声过后,学生们的眼睛都亮了。
“你不怕丢人,我还怕丢人呢”
在对待学生方面,郭天财常说这样一句话:“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之所以这样说,是与他的求学经历分不开的。
“在我上学的时候,周围的老师很关心我。”郭天财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时他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但他正处于最能吃的“半大小子”阶段,于是老师们便时常贴补他粮票。“老师们把我当成孩子看,我要传承这份爱心。”
作为农业类院校,河南农大的学生多是农家子弟,很多学生家里都不富裕。于是,冬天送棉袄、开学垫学费的事儿,郭天财不知道干过多少次。“我要求自己和同事,只要知道哪位学生日常开销有困难,就必须主动帮助。”郭天财说。
既然把学生当成孩子,那么孩子们的“家里事”自然也要过问一下。比如,如果有已经毕业成家的女研究生看望郭天财,他询问的第一件事永远都是和婆婆的关系怎么样。如果学生说搞得不太好,他就要像家里的老人一样唠叨一番。
“我和他们说,我的毕业生,其他方面表现不好我可以饶你,但家庭关系搞不好,我可不饶。我郭天财还算小有名气,如果培养的学生连家庭关系都搞不好,你不怕丢人,我还怕丢人呢。”郭天财笑着说。
“纯为论文而搞的研究太多了”
在小麦栽培研究领域,郭天财可远不止是“小有名气”这么简单。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郭天财主持创造了一系列小麦高产典型;多次陪同中央领导视察调研小麦生产,积极为各级政府提供技术咨询;主持建设了多个小麦科研创新平台,为我国小麦持续增产、作物学科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郭天财的助手曾替他统计过,河南地区的小麦从种到收一共需要240天。在这期间,郭天财在田间地头一共呆了186天。
无疑,郭天财算得上是“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一个典型,但他的这种行为也会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他的研究生也要经常泡在田间地头。对于这些正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这样做对他们的科研难道不会造成影响吗?
对此,郭天财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要求研究生既要瞄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前沿,也要解决小麦栽培中最重要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他历来主张研究成果要融入到生产实际中,“高校里面纯为发表论文而搞研究的太多了,这些研究往往用处不大,我们要求学生瞄准学术前沿中与中国小麦生产关系最密切的问题。这样,既不影响学生论文,同时研究成果也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郭天财看来,目前农学专业的学生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实践环节。“学生动手能力不足,一些已经读研的农学学生,甚至连诸如‘小麦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分蘖?’等基本问题都不懂,这样的学生能有多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本领?”
郭天财正在用自己的行动,纠正着这一问题,他还将继续纠正下去。
《中国科学报》 (2017-10-10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