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0多所高校的书记校长齐聚2016大学校长论坛,围绕“坚持立德树人 建设一流大学”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会上还发布了《2015—2016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位于排行榜前十。
坚持特色办学,以立德树人为本,建设有国际视野的学术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在致辞中表示,虽然大学的使命和责任越来越丰富,“但必须坚守的立身之本,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立德树人。”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认为,一流大学“主要看它能否长时间、不间断地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连续地产生对人类经济社会有深远影响的科研成果。”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认为:“我们必须把立德树人放到教书育人的中心环节,必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用两个“能不能”形容世界一流大学,即“能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和“能不能吸引一流学生之后通过培养学习成为一流人才”。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建设“双一流”的关键是什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强调要争取“四个一流”,即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大学是总目标,一流学科是重要条件,一流本科是根本,一流专业是基础。”
“师资建设一定要有面向国际学术界的视野,还要具备有利于创新、符合创新规律的自动化体系”。内蒙古大学校长陈国庆从地方大学的角度讲述了探索建设“双一流”大学的经验。河南大学副校长张宝明也认为,应该利用自身的科研平台,进一步开放与国际著名大学的合作。
“特色没有高低之分,特色就是一流”,吴仁彪坚持特色办学。黄庆学则对校长们提出了期待:“每一位校长都应该积极成为改革家。当然在成为改革家之前,还要努力成为政治家、教育家。成为这三‘家’,就是一个建设‘双一流’的称职校长。”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高校评估体系
吴岩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是回归高等教育根本和本质的冲锋号。”
在“如何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分论坛上,深圳大学副校长黎军认为:“人才培养,特别是一流本科人才的培养,应当作为一个高校的核心任务来完成”,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完全可以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针对所在学校现代医药、中医药、民族医药“三位一体”的格局,内蒙古医科大学副校长阿古拉强调:“大学一定要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任务,其他诸如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都应作为支撑,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在人才培养能力方面,有哪些欠缺和短板?黎军提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政策导向问题,“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导向,科研人员的精力有可能全部放在科研上,而忽略了人才培养这项核心工作。”为此她建议,将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的评估相结合,“比如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中,把教学、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指标考虑进去。”
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春光主张,人才培养应从教师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我们过去的本科教育更重视理论教学,虽然教育部对各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各高校在实践教学这件事情上,做得还不到位,需要加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云国宏则认为,人才培养的短板主要在于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及时对接社会需求。为此,内蒙古师范大学采取了四项措施: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围绕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两个核心问题,积极与企业、研究院所等合作,从课堂、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服务对象出发,开展培养模式变革。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谈及大学创新,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树忠表示,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科研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创新。所以,“我们的大学要守成,更要创新。”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朱健梅认为,一流大学有两个共性的特点,一个是顶级的师资,另一个是能够培养顶尖学生和进行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表示,要看大学及其培养的人才对社会、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作出的贡献。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海兰提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阶梯式教育”的观点。阶梯式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针对新入学的低年级学生的普惠式教育,主要挖掘创新意识;第二是精英式教育,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平台施展才华;第三是典型式教育,在学生有创业意识以后,给予扶持,将一些项目孵化出来。
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侯永清的发言就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做好科技创新的话题展开。他认为,作为地方高校要坚持应用导向,就要大力地推动成果转化,把成果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论文要写在大地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提出我们的研究课题,然后产出订单式的成果。
“我认为大学创新的重点和难点还是人的问题,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者,这里的学者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一流的师资队伍,也就是现在的学者,另一个是一流的学生,他们是未来的学者。具备了这两条,我们才具备了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内蒙古工业大学副校长姚德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讨论大学创新问题,他指出,让学生学会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方法,远比拿到学位证书更重要。
在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杜金柱看来,创新是内生的,是革命性的,同时会增加新的经济价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要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有所体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增加几门课的事情,而是要内化于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