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摆在国人健康路上一块巨大的绊脚石。”
这是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9月27日的“关爱心脏·活力人生,2016世界心脏日新闻发布会”发出的忠告。
心脏是人体唯一一个片刻不能休息的器官,而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350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已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为了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世界心脏联盟于1999年发起成立“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关爱心脏,活力人生”。
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慢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中提到,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患者约2.9亿,且呈快速增长趋势。
“心血管疾病早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王陇德说。
就在上个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定不移的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那么,心血管疾病如何实现有效的预防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表示,要实现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必须要解决摆在眼前的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公众的疾病防控意识,表现为心血管疾病高危筛查率低、“三高”控制达标率低、高危人群用药率低。二是医疗资源不平衡,需要进一步推广分级诊疗。”
在增强公众心血管风险高危筛查的意识方面,霍勇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实现:一是开展对大众的防治知识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心血管病风险;二是推广高危筛查管理模式,鼓励患者门诊就诊时进行常规心血管病风险筛查,让更多的人知晓自己患心血管病风险,并提升大众对于管理风险的认知水平;三是在医生群体推广《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强化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临床指导和重视程度;四是不断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工作。
“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拐点’很难出现。”霍勇坦诚地说,我国现在虽然在心血管防治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但仍未能有效减缓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分层筛查高危人群
到底,哪些人群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赵冬表示,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或超过55岁的绝经后女性,如果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和吸烟这项中的三项以上危险因素,就属于心血管风险的高危人群,这些高危人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但遗憾的是,在我国即便年龄超过50岁的高血压且合并至少1项危险因素的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比例仅有37%。”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表示,如果在这类人群中使用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心血管事件,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而高危人群又该如何划分呢?
结合《2016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赵冬表示,一级预防目标人群是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但尚未发生急性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人群,其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二级预防目标是对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减少疾病复发的危险、减少并发症和提高长期生存率。
“如果我们能严格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至少避免80%患者因心血管导致过早死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王临虹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