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琨 周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11 8:57:07
选择字号:
黄娟:学生心中的阳光

 黄娟

■本报记者 韩琨 通讯员 周煜

在学生们心中,她好像阳光一样温暖。有的学生甚至会叹息,怎么自己还没有上够呢,这门课就不知不觉地结束了。课堂之外,学生们都愿意找她聊天,倾诉心事。她就是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娟。

走近学生,播撒温暖

“黄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保持微笑,这让我们和她的距离拉近了不少,我们听起课来也很放松,课堂质量自然会更高。平时,我喜欢坐在第一排,更能深深地感受到老师饱满的热情和那种平易近人的亲和力。”燕山大学13级电气学院学生张亚鹏这样评价黄娟。

在黄娟眼中,只有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愿意与之交流,教师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因材施教,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让学生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首先要让他们接受教师本人。”当提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念时,黄娟表示:“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主体,是教育者;学生是客体,是受教育者,学生就应该听从老师。但我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主体和主体的关系,我们是平等的,因此在课堂上,我更喜欢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除了课堂上的接触外,课下也经常有学生发短信,发邮件或者利用课间时间向黄娟诉说学习的困难、内心的困惑、成长的烦恼。于是,黄娟经常在课间耐心回答学生的疑问,下班时回复学生的邮件。

黄娟的付出得到了学生的真情回报。每当课程结束时,总有一些学生围过来,依依不舍地说:“黄老师,我们这么快就结课了吗?我们还没有上够呢。”

每当节假日来临的时候,黄娟总能收到学生的祝福短信,有些甚至来自毕业多年的学生。有的学生发现黄老师开通微信后,主动申请加好友,说“甘当小粉丝”。谈起这些时,黄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得到学生的认可时,那种幸福是无法言喻的,这让我感觉到无论我曾经付出了多少都是值得的。我真的非常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黄娟笑道。

接地气的课堂

如果说黄娟和蔼亲切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如一缕春风吹醒大地的话,那么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则是春天里最亮丽的风景。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黄娟一直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工作,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该门课程较为抽象,思辨性较高。黄娟说:“学生对于原理课积极性不高,总是感觉晦涩难懂,上得了天,下不了地,离他们实际生活太远。”那么,如何使原理课更加接地气,由枯燥变活泼,由刻板变生动,成为摆在她面前的重要挑战。

在黄娟看来,只有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感染学生。她的理由很简单:“你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你要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我非常推崇马克思、恩格斯,非常信仰马克思主义,所以我在课堂上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份信仰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知和感悟马克思的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

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接地气,黄娟经常对教学内外的知识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并关注网络、电视新闻、期刊杂志,收集国内外的最新时事及理论动态,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理论课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更多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黄娟会精心挑选富有哲理的案例,启发同学们进行理性思考,谈感受、谈认识。除此之外,她还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投入大量精力搜索素材,精心制作课件。为提高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利用欧式几何、罗氏几何、黎氏几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来解释时空的相对性。

13级里仁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张阳表示,学工科的学生都不太喜欢听“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文史类的课程,而“黄老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选取经典案例和富有说服力的小视频等,让理论课不那么枯燥,同时讨论环节还让我们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听了黄老师的课以后,我每周都期待着去上课,而且每次都坐第一排,很认真地去听,去感受黄老师告诉我们的每一个道理”。

《中国科学报》 (2016-08-11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