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贡晓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8/9 8:55:26
选择字号:
大数据产业:完善生态链进入关键期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大数据产业未来固然可期,但是在实际发展路径上,各地政府纷纷上马数据中心项目,以扶持大数据产业,此种过热的推进方法也让很多专家表示担忧。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发展必然需要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体系作为支撑。

■本报记者 贡晓丽

“2015年最核心的数据服务产业规模高达124.9亿元,扩展的基础支撑产业规模高达696.7亿元。预计2016年大数据核心数据服务产业规模会超过200亿元,基础支撑产业规模将高达1300亿元。”8月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樊会文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地图》时,提出了上述数字。

“未来,大数据软件和服务将是我们的主体,大数据平台将成为成长性最高、最强的一个领域。”樊会文指出。

大数据产业未来固然可期,但是在实际发展路径上,各地政府纷纷上马数据中心项目,以扶持大数据产业,此种过热的推进方法也让很多专家表示担忧。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发展必然需要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体系作为支撑。

生态链建设恰逢其时

大数据正在金融、零售、物流等行业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这场技术革命正引领人类社会加速进入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时代(DT时代)。

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这标志着我国大数据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我国政府也开始全面提升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制定的《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支持大数据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在近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上,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成立。

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介绍说,该联盟的宗旨在于要利用数据来创造价值,“能创造价值的数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因为产业生态关注的是有用之用。从IT时代迈入DT时代,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大数据产业生态的形成恰逢其时”。

在新崛起的大数据时代,如何打造适合中国国情并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大数据生态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处在一个特别重要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个转型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一个拥抱创造的时代。”怀进鹏强调这是大势所趋,也将大有可为,“企业家的领导能力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培养企业家、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来锻造企业家价值,发展信息经济中的新机制,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机遇与问题并存

大数据平台之所以成为信息通信领域增长最快的领域,樊会文分析,其形成条件有三:“一是商贸、政务、金融、医疗卫生、工业等各行各业数据指导决策的需求日益迫切;二是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加速了数据的采集和积累;三是云计算技术发展为大数据存储和挖掘提供了重要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保障。”

“数据资源大量积累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解释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的重大机遇和优势时,樊会文说。另外,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应用需求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大数据技术产品创新正逐渐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旺盛的应用需求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是我国大数据产业创新的强大内生动力。”

政府重视和服务体系建设也为大数据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产业体系雏形初具同样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

据《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地图》数据显示,40%以上受访企业认为,政府数据资源开放不足、数据资源交易流通机制缺乏、大数据人才队伍亟待建设是我国大数据产业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

为了解决难题,促进大数据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政府与企业之间正探索更深入的合作。8月3日下午,贵州省同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深化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智慧城市等多个新的领域展开合作,加速推动贵州向“数据之都”迈进。

双方要共同搭建云计算平台,加快创建一批大数据应用平台,这一次双方要围绕整个大数据产业链培育生态。为解决人才缺乏问题,贵州省与阿里巴巴定下目标:三年内为贵州培养2500名云计算与大数据高端专业人才、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着重发展生态链上层

成为“大数据机房中心”的贵州,正在成为其他地方政府竞相学习的范例。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争相上马的热门项目,每年的项目增速高达30%。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建成和在建的大数据产业园已达到100多个,但大多数建设的主体项目是数据中心。

“大数据产业不等于数据中心,发展大数据产业应该是全生态链的建设,而不仅是建设数据中心。”中国信息协会副秘书长傅伯岩表示,“政府过度推动可能使产业发展不太健康,数据中心其实在大数据产业里科技含量是比较低的。”

大数据技术系统的处理流程大致可分为获取、存储、处理、挖掘、可视化呈现五个阶段,大数据的生态链贯穿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

从企业角度来看,大数据产业生态链的底层是平台商,主要提供软硬件设备。而上层是服务商,包括进行数据处理的服务商和数据应用的服务商。2015年,国内市场约有600家大数据技术创新企业,其中服务商占500家左右,仅有100家提供底层平台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地纷纷上马的数据中心,建设了计算机系统和与之配套的通信和存储系统、数据通信连接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等等,但都属于软硬件平台商,位于大数据生态链底层,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低于上层的服务商。“发展大数据产业应该是发展全生态链,尤其要注重提高科技含量,降低能耗。”傅伯岩说。

龙信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王成刚也认为,发展大数据产业应大力发展生态链的上层。今后应着重促进大数据挖掘、处理、分析、应用等技术产业化,推进安全自主可控的大数据关键装备产业化,建立大数据关键技术专业池和标准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梅宏阐述了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通过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建立,助力大数据产业的实施。他提出,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标准化建设首先应该立足本质,做好大数据开放,根据需求形成宏观布局,应用创新注重实效,最后强调自主可控,长效发展。“数据资源是国家战略性的,相关技术体系一定要自主可控,标准也要为自主可控的基础体系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6-08-09 第7版 产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